□本报记者 彭扬 欧阳剑环
4月18日中国普惠金融(浙江)高峰论坛上,多家银行表示,2019年将继续发力普惠金融,加大“三农”等薄弱领域信贷投放。
银行业普惠金融成效明显
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潘光伟表示,宏观政策铺路护航,财政、货币和监管等政策合力,营造了良好的普惠金融外部环境。在监管部门的引领下,银行业普惠金融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进展:一是多措并举,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能力与动力;二是支农支小信贷投放稳步增长;三是减费降利,减轻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压力。
潘光伟表示,截至2018年末,5家国有大型银行在总行和所有一级分行成立了普惠金融事业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下沉服务。股份制银行共设立5147个小微支行、社区支行。地方性银行尤其是农合机构根植“三农”和小微企业,改“名”不改“姓”,贴近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有效增加了农村金融供给。
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锋表示,发展普惠金融要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推动金融机构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发挥大银行和农村中小银行的关键性作用,来带动其他金融机构。重点是改大型银行的金融体制和经营机制,大型银行要建立普惠金融事业部、三农事业部,目的是形成普惠金融的专业化经营机制。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18年四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不含票据融资)余额33万亿元,同比增长5.6%。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包括小微型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贷款和小微企业主贷款)余额33.5万亿元,其中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9.4万亿元,同比增长21.8%。
提升服务乡村振兴能力
农村是普惠金融的主要阵地,农业是普惠金融的主要产业,农民是普惠金融的主要群体。多家银行表态,2019年将继续发力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中国银行副行长林景臻表示,2019年中行将继续加大资源配置,实施经济资本奖励、内部收入奖励、人事费用倾斜等政策,切实提升基层发展普惠金融的积极性,全年新增普惠金融贷款不低于900亿元。
农业银行提出,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理念,进一步加大“三农”领域信贷投放,确保“三农”贷款增速高于全行贷款平均增速。要加大精准扶贫差异化政策支持,持续优化重点支持领域的信贷政策,强化对县域支行信贷分类授权,重视培育多方合作的县域风险分担金融生态。要坚持把“信贷质量立行”理念作为“三农”信贷管理的根本要求,严守“三农”产品创新风险底线,加强产品创新后评价工作;提升线上信贷业务智能化风控能力。
浙江省农信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王小龙表示,要大力发展全方位的普惠金融,全力推动省农信联社深化改革,更好服务乡村振兴。具体看,一是牢牢坚守支农支小定位,进一步提升服务“三农”和民营小微企业的能力;二是大力发展以人为核心的全方位普惠金融,全面连接每个家庭和有需求的小微企业;三是紧紧抓住深化改革的时代机遇,努力建设全国一流的社区银行。中国的社区银行是以农信社为代表的,社区银行也是未来发展的大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潘光伟提出,在经济下行压力犹在、国际国内市场环境变化的背景下,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的形势下,农合机构既面临各类业态竞相参与竞争、公司治理和风控体系薄弱、风险易发多发等严峻挑战,又面临商业可持续性不够、信用信息体系建设不完善等问题。
“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农合机构要继续以乡村为重点,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助推器’,充分发挥在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引领作用,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提高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和普惠金融水平。”潘光伟建议,一是回归本源,坚守定位;二是加大扶贫信贷投入,助力精准脱贫;三是坚持发展绿色金融;四是加强公司治理,防范化解风险;五是加强金融科技的深入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