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副教授 王倩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金融市场,波动率与风险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提及金融风险,从事该领域的人士都知晓在险价值与条件在险价值的方案。一般情况下,这些数量统计方案是用来测量市场风险的。由于是数量统计方案,对那些非量化领域的人,无异于是一个难以攻破的堡垒。很多人知晓这个名词,却难以对其诠释更多。
《在险价值与条件在险价值》这本书能够帮助具备一定基础、来自多个领域的、对在险价值测量金融风险方案有兴趣的读者,解决他们的困惑。本书作者马丁·奥尔,来自德国埃夫艾森银行的市场风险团队,结合多年的高校与银行工作经验,作者撰写这部书的目的完全在于兴趣。
书中指出,如果你是一个刚毕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或者是一个管理层人员,出于工作需要,要了解关于市场风险的基础知识,并且想知道基本的风险测量方法与它们的各种特性;或者是一个编程操作员,很想知道编程代码之后所隐含的数学背景知识,并且想同风险部门进行顺畅沟通;或者是一个量化工程师,需要一定程度了解支持量化工作的数理统计知识,从而能够帮助日常的工作;或者是一名金融从业人员,需要从数量角度理解与所打理财产相关的金融数学知识;或者每天同模型的运行打交道,这本书都会帮助理解、诠释与维护所计算出的数字,帮助与同事、客户或风险监管人员沟通关于在险价值方面的问题。
无论是从理论的角度,还是从实务操作的角度,本书都能够在实施和运行领域为中型的金融机构管理风险提供指导。对于那些数理统计知识受局限,但是又很想从量化的角度来理解在险价值,这个测量市场风险的数理统计模型,本书提供了一种独特的途径:它用浅显的方法描述了在险价值,又不失实际工作应用的价值,既有相对应的数学知识,又有日常风险管理工作的运行和实施,但同时却没有让人埋头在大篇幅的数学公式中。
书中选用了一家奥地利银行作为展示的实例。从使用在险价值来测量风险开始热身,重点阐述了常用的历史方法在险价值、敏感度,以及作为对在险价值方案缺陷补充的压力测试。对于原有的在险价值方案,由于它在诠释小概率、大规模风险上的缺陷,本书用很大的篇幅从多角度加深对条件在险价值的解读。
在介绍基础的在险价值风险测量理论之后,作者用一定的篇幅介绍在险价值在实际运行工作中的应用。例如关于在险价值与条件在险价值性质的篇幅,有关于在险价值的干扰,还有关于验证在险价值质量的回溯测试介绍等。
对于那些在应用方案时,经常遇到问题的读者来说,作者利用一定篇幅来解答他们工作中遇到问题的根源并给出解决方案,留取了一定的笔墨给这个量化方案建构与实施等。
区别于大部分的关于金融风险管理的书籍,该书普及率广的原因在于,它不仅仅局限于借助大规模数学公式的方式。当然,诠释风险方案离不开数学公式的表达,作者在一定规模数学公式的基础上,同样大范围地采用了文字诠释的方式,并结合图形的象形表达,使不同基础、不同领域的读者都能够在读完这本书后,对在险价值达到一定程度的理解,并且是专业化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