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期货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8年11月26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棉花期货跌势未休
□本报记者 张利静

  □本报记者 张利静 

  

  上周,国内棉花期货延续跌势,主力合约上周五收报14600元/吨;棉纱期货1901合约期价收报22785元/吨。分析人士指出,当前国内方面棉花、纱上下游双向承压,短期基本面仍旧偏空,抄底时机未到。

  现货价格延续下调

  外盘市场上,因美国感恩节假期原因,洲际交易所(ICE)期棉市场休市。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持仓报告显示,美棉净多头连续九周下滑。美国农业部最新生长作物报告显示,截至11月18日当周,美棉收割率为59%,上一周为54%,去年同期为73%,五年均值为69%,美棉收割不及往年,产量或受到影响。

  瑞达期货分析,美棉产区天气保持良好态势,有利于新棉收割,叠加近期美棉出口签约量继续减少,毁约的国家明显增加,对于美棉需求有所打压。

  国内市场方面,截至上周五,棉花指数3128B价格为15508元/吨;棉纱价格指数C32S价格为23680元/吨。

  据了解,近期棉花现货价格延续下调,主要由于国内方面棉花、棉纱再度上下游双向承压。一方面新棉收购价偏低,另一方面下游需求不济也对棉价构成拖累。

  新棉报价方面,上周,内地籽棉收购主流价格在3.1-3.3元/斤(衣分率38%、回潮率13%),新疆手摘棉收购价在6.7-6.9元/斤(37%-39%衣分),机采棉收购价在5.8-6.0元/斤(36%-38%衣分),地产棉3128级主流销售价格为14800-15000元/吨(毛重、自提、带票,下同),4128级报价为14500-14700元/吨,均较上周同期下调200-300元/吨;北疆“双29”机采新棉价格在15900-16000元/吨,“双28”机采新棉报价15300-15400元/吨,各销售报价均较上周同期下调300-400元/吨;由于南疆加工手摘棉企业对于当前价格难以接受,目前多不报价。

  基本面仍旧偏空

  “纱线、坯布等开机率延续下调,叠加坯布库存只增不减,可见纺织产业订单低迷下产业情绪偏悲观,整体价格重心继续下跌。替代品涤纶、粘胶价格大幅下调,与纯棉价差逐步拉大,进一步对郑棉价格形成一定的拖累。”瑞达期货分析。

  数据显示,截至11月22日,上周纱线开机率下调0.6%至62.1%,坯布开机率小幅下调0.1%至57.7%;而纱线库存指数保持在19.4%,坯布库存指数上调0.3%至30.8%。

  从整体需求来看,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10月,我国出口纺织品服装约232.566亿美元,同比增加7.26%,环比减少12.6%。其中出口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97.436亿美元,同比增加6.08%,环比减少8.08%;出口服装及衣着附件135.13亿美元,同比增加8.13%,环比减少15.59%。纺织业表现订单不足淡季更淡,下游消费不振继续打压棉市。

  另据中国棉花信息网最新数据,10月底全国棉花商业库存环比增加78.5%。

  方正中期期货分析师霍雅文表示,整体来看,市场多空因素交织,利空因素包括:棉市资源供应充足,棉企销售压力上升,期货大量陈棉仓单累积,远月卖压较重,而下游纺织订单少,市场预期低迷,宏观面心理影响偏空;利多因素有近期市场对疆棉增产预期减弱,当前纺企补库需求逐步开启,上游资源向贸易商转移,新棉逐步上市,疆棉质量优势仍存,相对抗跌,另外近期内外棉价差收窄有利国内资源消耗。

  “上游棉花库存量不减,下游纺织服装订单零散,寒冬季节销售不畅,棉系短期基本面仍偏空,建议短线逢高沽空为主。”霍雅文建议。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