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8年10月30日 星期二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资本良性流动助力实体经济

  自主创新重要支持平台

  新经济代表未来发展方向。截至2018年9月末,创业板战略新兴产业企业共540家,占板块总数的74%,存在大量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企业,产业结构与A股整体存在明显区别。

  信息技术、医疗健康、互联网文化传媒等产业已成为创业板发展的引领行业。记者梳理发现,在信息技术领域,创业板有204家上市公司,占板块28%,占A股整体的60%,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网络信息安全、移动支付等领域上市公司蓬勃发展;在医疗健康领域,创业板有79家公司,占A股整体的29%,覆盖医药制造、基因检测、医疗器械、生物制品等领域;在互联网文化传媒领域,创业板有48家公司,占A股整体的43%,在线教育、医疗及旅游、在线阅读、互联网营销、娱乐、互联网应用服务等新业态不断涌现;在新能源领域,创业板有28家公司从事锂电池相关业务,占A股整体的36%。

  在示范效应下,越来越多新经济产业公司选择在创业板上市,如宁德时代、迈瑞医疗。近两年A股新上市的57家医药生物公司中,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有24家,占比超四成。

  汇聚最具创新潜力群体,加快产业升级,创业板市场已成为支持自主创新企业的重要平台。Wind统计数据显示,734家创业板公司中,高新技术企业670家,占比达91%,261家拥有国家火炬计划项目,85家拥有国家863计划项目,65家为国家创新试点企业。

  创业创新企业在创业板上市后,利用资金优势加大研发投入,已成为中国经济最具创新潜力的群体,有力支持了科技创新和产业技术升级。九年来,创业板公司累计研发支出金额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超过5%。2017年,28家公司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比例超过20%,包括沃森生物、贝达药业等。大量的研发投入使创业板公司能够凭借技术实力保持较强的盈利能力,近年来其毛利率一直维持在30%左右,持续领先于全市场。

  创业板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也折射了中国经济动能转换和新经济增长点的形成。创业板上市公司平均营业收入连续九年稳定增长,由2009年的3.05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15.5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0%。从净利润情况来看,平均净利润由2009年的0.58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1.2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9%。

  经过九年的发展,创业板已涌现出一批对产业优化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具有引领作用和示范意义的企业。2009年,创业板没有一家公司年收入超过30亿元或净利润超过5亿元。2017年,营业总收入超过30亿元的创业板公司已达65家,净利润超过5亿元的公司38家,更有10家公司营业总收入超过百亿元,12家公司净利润超过10亿元。2017年和2018年上半年,创业板净利润前30名公司分别贡献板块总利润的42.5%和33.7%,在经济增长中发挥龙头和支柱作用。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创业板在支持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方面成效显著。

  为人才提供广泛施展空间

  有效促进科技、人才、产业、资本融合对接,为人才提供广泛的施展空间,也是创业板的一大特色。统计数据显示,创业板有133家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曾就职于高校或科研院所,37家公司具有高校、科研院所股东背景,14家公司由科研院所转制而来,包括万达信息、安科生物、建科院等。63家公司的97名创始人、董监高或核心人员入选国家或地方“千人计划”,其中贝达药业拥有12名“千人计划”人才。此外,有48家公司的创始人为“海归”。

  记者发现,一大批在各自领域的技术领军人才,在创业板成功创业,这是对高层次人才、技术团队投身创业大潮,促进新兴产业发展最强效、最具带动效应的激励。例如,越博动力的创始人在攻读博士期间创办公司,创业六年即实现公司上市。众多创业板公司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从技术交流、项目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紧密联系。

  创业板公司规模普遍偏小,且多处于成长发展期,现金流有限,股权激励成为上市公司吸引和保留优秀人才的重要手段。截至2018年9月末,约六成创业板上市公司推出股权激励计划,覆盖超过5万名核心人员,其中核心技术人员等非高管人员占比96.9%,对留住人才起到较好作用。此外,192家公司推出员工持股计划,将公司发展与核心骨干员工利益绑定,与员工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激励机制,保障公司良好发展。

  能够承担一定风险的资本投入,才是技术创新最需要的资本。创业板从诞生以来,就持续引导、撬动大量社会资金流向科技创新型中小微企业,使“双创”企业获得大量资本金投入,为其稳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0月末,734家创业板上市公司累计IPO融资3820亿元,平均每家5.2亿元,股权再融资累计达2753亿元,募集资金累计已使用比例约73%。此外,101家次公司发行公司债或可转债,融资总额超过500亿元。

  “由于创业板不允许上市公司使用募集资金进行高风险投资,从而确保了募集资金可以有效进入实体经济,支持产业发展。”深市某上市公司董秘告诉记者,创新创业企业由于其轻资产、高风险的特征,一直面临融资难题,创业板市场的股权融资功能可以显著降低企业杠杆率,在改善双创企业资本结构、降低财务成本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以2017年以前在创业板上市的710家公司为例,统计数据显示,这710家公司上市前一年平均资产负债率为37.4%,上市当年平均仅20%,降幅明显。2018年6月末,创业板上市公司整体资产负债率为41.28%,远低于全市场平均水平。

  “较低的资产负债率有助于上市公司稳健发展。”该董秘指出,企业上市不仅获得股票融资,也有利于在银行、债市等获得更好的融资条件,资金补充能力增强。

  PE/VC作为扶持企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本力量,也需要通畅的退出渠道来发展壮大,从而进一步提升投资能力,扶持更多优质企业发展。创业板为PE/VC提供了重要的退出渠道,加快实现风险资本增值并推动新一轮的投资循环。记者统计发现,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共有451家得到PE/VC的支持,累计投资达336亿元。以9月末股价(不复权)测算,持股市值高达37159亿元,初始投资增值高达100倍。考虑到除权除息事项,后复权后实际增值率更高,极大地激活了创业投资的热情。

  “创业板的各类PE/VC股东在减持股份以后,通常会再次投入创新创业,培育新的创新企业。”深圳一家大型创投负责人告诉记者,部分高管、员工也利用退出资金进行创业,这样才能实现资本的良性流动,真正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在内生发展的同时,创业板公司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企业并购重组过程中的主渠道作用,通过并购进行产业整合、转型升级,并带动更多的企业共同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创业板公司对外投资了251家战略新兴产业公司的少数股权,主要集中于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等领域。

  与前两年相比,创业板公司并购更趋理性,盲目重组追逐热点、跨界炒作的情况显著减少。截至2018年9月末,创业板已实施372单重组,合计交易金额3310亿元,七成以上属于产业整合。其中,315单涉及发行股份支付对价,占比85%,股份支付对价合计2317亿元,占交易总对价的七成。从业绩承诺整体实现情况看,约七成重组标的完成了业绩承诺,未完成业绩承诺的重组标的中,业绩完成率在80%以上的占比七成。此外,众多创业板公司通过设立产业并购基金的方式,投资助力创业创新、孵化中小微企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