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41版:信息披露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8年10月25日 星期四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财通资管鑫逸回报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基金管理人:财通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托管人: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报告送出日期:2018年10月25日

  §1  重要提示

  ■

  §2  基金产品概况

  ■

  §3  主要财务指标和基金净值表现

  3.1 主要财务指标

  单位:人民币元

  ■

  注:1、所述基金业绩指标不包括持有人认购或交易基金的各项费用,计入费用后实际收益水平要低于所列数字。

  2、本期已实现收益指本期基金利息收入、投资收益、其他收入(不含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扣除相关费用后的余额,本期利润为本期已实现收益加上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3.2 基金净值表现

  3.2.1 本报告期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及其与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的比较

  财通资管鑫逸混合A净值表现

  ■

  财通资管鑫逸混合C净值表现

  ■

  3.2.2 自基金合同生效以来基金累计净值增长率变动及其与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变动的比较

  ■

  注:1、本基金建仓期为自基金合同生效日起的6个月,本基金已建仓完毕。截至建仓期结束,各项资产配置比例符合本基金基金合同约定。

  2、自基金合同生效至报告期末,财通资管鑫逸混合A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5.39%,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0.54%;财通资管鑫逸混合C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5.66%,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0.54%。

  §4  管理人报告

  4.1 基金经理(或基金经理小组)简介

  ■

  注:1、上述任职日期为根据公司确定的聘任日期,离任日期为根据公司确定的解聘日期;首任基金经理任职日期为基金合同生效日。

  2、证券从业的涵义遵从行业协会《证券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办法》相关规定。

  4.2 管理人对报告期内本基金运作遵规守信情况的说明

  在本报告期内,本基金管理人严格按照《证券投资基金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财通资管鑫逸回报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合同》、《财通资管鑫逸回报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招募说明书》的约定,本着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财产。本报告期内,基金运作合法合规,没有发生损害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的行为。

  4.3 公平交易专项说明

  4.3.1 公平交易制度的执行情况

  本基金管理人一贯公平对待旗下管理的所有基金和组合,制定并严格遵守相应的制度和流程,通过系统和人工等方式在各环节严格控制交易公平执行。报告期内,本公司严格执行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公平交易制度指导意见》和《财通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公平交易管理办法》等规定。

  4.3.2 异常交易行为的专项说明

  报告期内未发现本基金存在异常交易行为。报告期内,未出现涉及本基金的交易所公开竞价同日反向交易成交较少的单边交易量超过该证券当日成交量5%的情况,本基金与本公司管理的其他基金在不同时间窗下(如日内、3日内、5日内)同向交易的交易价差未出现异常。

  4.4 报告期内基金的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三季度宏观经济数据表现疲软,有类滞胀的迹象。投资消费双双下滑,贸易战拖累出口已现端倪,基建拉动尚未显现,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利好债市。7月5日第三次降准,流动性合理充裕,但宽货币向宽信用传导尚存阻滞;重启逆周期调节,人民币汇率企稳。三季度利率债收益率震荡上行;信用债市场出现分化,短久期品种收益率经历一波快速下行后开始回调,低于二季末收益率,长久期收益率与二季末基本持平。

  三季度抓住市场机会卖出部分长久期和弱资质信用债,降低产品的久期;同时置换流动性好的短久期品种,维持适当杠杆,降低转债占比,辅以利率债波段,在保证流动性的情况下增厚产品收益。

  三季度市场受到贸易战、以及富时和MSCI继续加大A股权重等各种因素影响下依然呈现较为明显波动态势,行业呈现较快速轮动态势,消费、成长和周期均有所表现。目前A股估值依然处于历史底部区域位置,虽然盈利增速仍可能继续下行,但也逐步进入寻底阶段。我们判断随着贸易战逐步明朗化,后期关注焦点将逐步转入国内市场,需要观察,随着经济增速逐步放缓,目前紧缩的信用及稳步推进的去杠杆路径是否会因势利导,出现一定调整。

  在报告期内,鑫逸组合继续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策略,精选行业和个股,并坚持"高胜率、低波动"原则,争取提升组合风险调整后收益水平。投资配置上,我们继续秉承深度研究、价值投资、长期持股的投资理念,希望通过精选景气行业和在景气行业中优选基本面良好的优秀公司,分享行业和公司长期成长所创造的价值。在选股层面,我们看好行业景气度得以维持、与经济周期弱相关的行业里管理能力优秀、风险转嫁能力强、治理机构良好的公司,这是在当前环境下较为稳妥的投资方向。具体而言,我们看好的方向包括与衣食住行用密切相关的泛消费领域,例如具有定价能力的大众消费品,无论从需求还是消费升级来看,中国的消费品长期需求增长潜力巨大,相关品牌长期折价的现象将逐步消失;科技行业(消费电子,计算机、传媒娱乐等)中也涌现出一批头部公司,他们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核心动力。

  4.5 报告期内基金的业绩表现

  截至报告期末财通资管鑫逸混合A基金份额净值为0.9461元,本报告期内,该类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2.86%,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0.14%;截至报告期末财通资管鑫逸混合C基金份额净值为0.9434元,本报告期内,该类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2.91%,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0.14%。

  4.6 报告期内基金持有人数或基金资产净值预警说明

  报告期内,本基金未出现连续二十个工作日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不满二百人或者基金资产净值低于五千万元的情形。

  §5  投资组合报告

  5.1 报告期末基金资产组合情况

  ■

  注:由于四舍五入的原因金额占基金总资产的比例分项之和与合计可能有尾差。

  5.2 报告期末按行业分类的股票投资组合

  5.2.1 报告期末按行业分类的境内股票投资组合

  ■

  注:由于四舍五入的原因公允价值占基金资产净值的比例分项之和与合计可能有尾差。

  5.2.2 报告期末按行业分类的港股通投资股票投资组合

  本基金本报告期末未持有港股通投资股票。

  5.3 报告期末按公允价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大小排序的前十名股票投资明细

  ■

  注:截止本报告期末,本基金只持有上述7只股票。

  5.4 报告期末按债券品种分类的债券投资组合

  ■

  5.5 报告期末按公允价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大小排序的前五名债券投资明细

  ■

  5.6 报告期末按公允价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大小排序的前十名资产支持证券投资明细

  本基金本报告期末未持有资产支持证券。

  5.7 报告期末按公允价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大小排序的前五名贵金属投资明细

  本基金本报告期末未持有贵金属。

  5.8 报告期末按公允价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大小排序的前五名权证投资明细

  本基金本报告期末未持有权证。

  5.9 报告期末本基金投资的股指期货交易情况说明

  本基金本报告期末未持有股指期货。

  5.10 报告期末本基金投资的国债期货交易情况说明

  本基金本报告期末未持有国债期货。

  5.11 投资组合报告附注

  5.11.1 报告期内本基金投资的前十名证券的发行主体未被监管部门立案调查,在本报告编制日前一年内本基金投资的前十名证券的发行主体未受到公开谴责和处罚。

  5.11.2 本基金投资的前十名股票中,没有超出基金合同规定的备选股票库之外的股票。

  5.11.3 其他资产构成

  ■

  5.11.4 报告期末持有的处于转股期的可转换债券明细

  本基金报告期末未持有的处于转股期的可转换债券。

  5.11.5 报告期末前十名股票中存在流通受限情况的说明

  本基金本报告期末前十名股票中未存在流通受限的股票。

  §6  开放式基金份额变动

  单位:份

  ■

  §7  基金管理人运用固有资金投资本基金情况

  7.1 基金管理人运用固有资金投资本基金交易明细

  本报告期本基金管理人无运用固有资金申购、赎回本基金的情况。

  §8  影响投资者决策的其他重要信息

  8.1 报告期内单一投资者持有基金份额比例达到或超过20%的情况

  本基金本报告期内无单一投资者持有基金份额比例达到或超过20%的情况。

  8.2 影响投资者决策的其他重要信息

  无

  §9  备查文件目录

  9.1 备查文件目录

  1、财通资管鑫逸回报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相关批准文件

  2、财通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营业执照、公司章程

  3、财通资管鑫逸回报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托管协议

  4、财通资管鑫逸回报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合同

  5、财通资管鑫逸回报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招募说明书

  6、本报告期内按照规定披露的各项公告

  9.2 存放地点

  上海市浦东新区福山路500号城建国际大厦28楼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四宜路四宜大院B幢办公楼

  9.3 查阅方式

  投资者对本报告书如有疑问,可咨询本基金管理人财通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95336

  公司网址:www.ctzg.com

  财通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8年10月25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