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公司/产权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8年09月03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机动车企和产品准入许可预计年内发布
□本报记者 崔小粟

  □本报记者 崔小粟 

  

  9月1日,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瞿国春在2018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透露,《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许可管理办法》(简称《办法》)预计年内发布,目前备受关注的汽车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代工,以及企业的委托加工等事宜正在加紧研究落实之中。同时,《办法》将允许集团内部代工生产,开展产品自我检验试点等优惠工作。

  大力推动智能汽车发展

  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司长年勇表示,智能化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在这种形势下,我国需要从战略高度,对智能汽车发展进行全面系统的战略谋划,主动适应全球新一轮变革潮流、积极谋划智能汽车的顶层设计。他表示,发改委将积极推动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尽快出台实施。

  瞿国春认为,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持续加速推进,部分L2级车型实现量产,L4级车型正在研发测试,并有望在2020年左右少量进入市场。他表示,智能网联汽车具有明显的跨界和跨越发展的特征,目前我国在产业发展方面仍存在协同推进不力,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相对滞后,基础核心技术缺失等问题,亟须国家层面加强统筹规划,协调推进各项工作。下一步,工信部将充分发挥部门协调机制的作用,加强统筹创新,大力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

  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副司长续超前称,“十三五”后期和“十四五”期间,要对自动驾驶与智能汽车的关键核心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开展自主无人车辆、智能技术、多移动群体智能协同控制、无人车辆支撑平台等重大项目攻关,并基于示范应用进行验证,实现技术落地。此外,我国还将聚焦车用氢燃料电池关键核心技术以及制氢、储氢、加氢等核心技术的研发,继续强化先进动力电池技术和下一代电子器件技术。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从培育期到成长期,产业溢出效应明显。据有关机构统计,2017年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已投资超过7000亿元,占整个汽车产业新增投资额的50%以上。

  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副司长宋秋玲表示,下一步中央财政将按照国务院统一的动态调整机制,联合有关部门作进一步研究完善;将坚持扶优扶强的政策导向,继续提高补贴技术门槛,集中精力、财力支持优势企业,促进优质企业的产品做大做强;将重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参照美国、德国等国家推广新能源汽车的经验,完善相关补贴政策措施。

  汽车产业进入产业链整体比拼

  关于中国电动汽车技术路线的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认为,应该率先以纯电动汽车为突破口,做到纯电动汽车基础平台产业化。同时,大力推进电池产业的基础发展。在此基础上,推进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的发展与国际接轨。

  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认为,汽车产业已经不再是制造行业的单线条拓展,而是涵盖制造互联网、化工、通讯材料等领域的多维度进化。传统制造企业在平台开发整车制造方面的经验,互联网企业对用户需求提供精准服务的基因,化工通讯材料等企业在电动化、智能化、轻量化方面的优势,将共同决定汽车产业变革的未来。在此趋势下,汽车产业链将与互联网产业链、化工产业链、信息产业链等发生深度融合和链锁聚合,形成史无前例的全新产业格局。现在车企间的较量不再局限于个体实力的竞争,而将变成产业链整体比拼。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兴亚认为,行业正在迎来数字化的转型契机。数字化已经深度渗入汽车产业的研发、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产品销售和服务各个环节。用户将通过数字化的体验,继续参与到产业的各个关键节点。在汽车行业加速数据化的进程中,数字化对整体业务的贡献将逐渐加大。数字化将深度影响到汽车产业的整个价值链。

  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也表示,随着汽车产业的加速开放,竞争越来越加剧,但竞争是产业回归理性的正确之道。为了生存和发展,车企间、车企跨界企业之间竞合关系更加明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