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期货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8年09月03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监管呵护 前景可期

  “证券公司场外期权业务正在按照新的监管要求和自律规则,以服务实体经济为目标,以客户风险管理需求为导向,合规、审慎开展场外期权业务。证券公司场外衍生品业务的参与主体、功能定位、业务品种、专业团队、基础设施、风险管理和制度建设已基本成型,初具规模,服务实体经济的方式有所突破。”中国证券业协会副会长葛伟平表示,截至目前,证监会认可了一级交易商7家,证券业协会备案了二级交易商9家。截至2018年7月31日,场外衍生品的初始名义本金累计3.27万亿元,存量2973.54亿元。

  中国证监会期货部副主任程莘指出,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向好态势,但当前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经济运行也面临一些新问题、新挑战。在此背景下,实体经济避险需求比以往更加强烈。期货市场要更好地发挥市场功能,服务实体经济风险管理,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实体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充分参与必不可少。尤其是以商品期货基金、对冲基金、专业交易商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在资金实力、风控能力、信息收集、专业投资能力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其有序参与对提升期货市场效率和流动性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程莘表示,近年来我国期货市场机构化程度有所提高,但市场运行的稳定性和功能发挥的有效性还有待提升。如何提高期货市场运行质量,引导产业企业和金融机构充分有序参与,既需要监管部门和期货交易所的不懈努力,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关心呵护,共同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和发展环境。

  葛伟平指出,未来证券业协会将在证监会的领导下,一如既往地支持证券公司规范发展场外衍生品业务,引导证券公司立足于自身职能和定位,紧紧围绕衍生品业务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导向来开展业务,充分发挥衍生品的价格发现与风险管理功能,促进大宗商品衍生品业务的发展,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为新形势下的资产管理与实体经济服务做出应有贡献。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