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期货大视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8年09月03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期货市场呵护企业冷暖

  作为一家国有企业,中纺棉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纺棉花”)不仅是国内运用棉花期货市场进行风险规避的先行者,也是拥有棉花境外期货套保业务经营权的中央企业。    

  中纺棉花隶属于中国中纺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直接受国资委管理的中央企业。2016年7月,在国资委的统一安排下,整体并入到中粮集团,目前是中粮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也是进行棉花贸易的专业化经营平台。中纺棉花之前主要以棉花进出口业务为主,棉花流通体制改革以后,公司在保持原有业务优势以及市场地位的同时,不断开拓国内业务,目前是国内最大的棉花贸易企业之一。    

  “公司自2004年国内棉花期货上市以来就参与其中,可以说是业内最早参与棉花期货交易的经营单位之一。”黄兆龙表示。    

  实际上,目前国内不少国有企业对期货工具仍持谨慎的态度。“一些国有企业在接触期货的时候,会有一些抗拒的心理,他们觉得现货上亏损是行业、市场的原因,但如果期货上出现亏损,那就是个人的原因了。这样一来,他们就不太敢接纳。”上述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     

  同样是国有企业,中纺棉花缘何敢于“尝鲜”?    

  据黄兆龙介绍,首先,不管是中粮集团还是中纺集团,都拥有一个比较开放的企业文化理念,并且较早就接触了期货市场;其次,期货市场只是平抑现货价格波动的一种方式和手段,并不要求要在期货市场上必须盈利,也不能去做投机;最后,早在2004年国内引入棉花期货之前,公司就已在撮合市场等业务平台进行了多年交易,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帮助企业更好地去理解期货市场,更好地去理解套期保值操作。    

  除了参与套期保值外,中纺棉花也在基差贸易领域深耕。“国内产业链的企业也都在逐渐接受基差贸易,这种方式比传统的一口价更加灵活,是以期货价格加一定的基差来作为最终的现货购销价格,这样的话,其实每做一次基差贸易,就是天然地通过期货市场进行了套期保值。”黄兆龙表示,这种因期货价格变化带来的额外的价格波动,不仅可以给买卖双方提供更适宜的入场点位,还可以有效地降低传统贸易定价的价格风险。比如,一旦现货市场价格波动剧烈,可能会增加买卖合同协商带来的沟通成本,但基差贸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或者有效地缓解这种情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