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9版:信息披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8年09月01日 星期六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证券代码:603331 证券简称:百达精工 公告编号:2018055
浙江百达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进展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浙江百达精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17年7月17日召开了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暂时闲置的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议案》, 同意公司(含全资子公司台州市百达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达电器”)为提高暂时闲置的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加公司收益,拟使用最高额度不超过18,000.00万元人民币的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投资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 该18,000.00 万元额度可滚动使用。公司独立董事、监事会、保荐机构已发表明确同意意见。具体内容详见2017年7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及《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刊登的《浙江百达精工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公告》(公告编号:2017-006)。本议案还经2017年8月8日召开的浙江百达精工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通过。

  一、近期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到期赎回情况

  2018年7月25日,全资子公司百达电器以闲置募集资金1,000万元向中国银行台州经济开发区支行购买了中银保本理财-人民币全球智选人民币理财产品,产品代码为CNYQQZX,产品类型为保证收益型,预期年化收益率3.0%或3.4%,产品到期时间为2018年08月30日。具体内容给详见2018年07月2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及《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刊登的《浙江百达精工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进展公告》(公告编号:2018-038)。公司已于2018年08月30日到期赎回上述到结构性存款,本金1000万元,并收到存款利息33,534.25元。

  

  截止本公告日,公司累计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到期赎回的具体情况如下:

  ■

  ■

  

  二、本次公司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继续购买理财产品的情况

  2018年08月30日,全资子公司百达电器继续使用已赎回的募集资金700万元向中国银行台州经济开发区支行购买了中银保本理财-人民币按期开放理财产品,具体情况如下:

  产品名称:中银保本理财-人民币按期开放

  产品代码:CNYAQKFTPO

  产品类型:保证收益型

  认购金额:人民币700万元

  产品期限:无固定存续期限

  产品收益起算日:2018年08月30日

  产品预约开放日:2018年10月11日

  预期年化收益率:3.25%

  关联关系说明:公司与中国银行台州经济开发区支行无关联关系

  三、风险控制措施

  1、遵守审慎投资原则,严格筛选发行主体,选择安全性高,满足保本要求,产品发行主体能够提供保本承诺的投资产品。

  2、财务部根据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进展情况,针对理财产品的安全性、期限和收益情况选择合适的理财产品。

  3、财务部及时分析和跟踪理财产品投向、进展情况,一旦发现存在可能影响公司资金安全的风险因素,将及时采取保全措施,控制投资风险。

  4、独立董事、监事会有权对公司投资理财产品的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必要时可以聘请专业机构进行审计。

  四、对公司的影响

  公司运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是在确保公司日常运营和募集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实施的,不影响公司募投项目投资进展,不会影响公司主营业务的正常开展,有利于提高公司募集资金的资金使用效率和收益,进一步提升公司整体业绩水平,为公司股东谋取更多的投资回报。

  

  五、截至本公告日,公司累计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情况

  截至本公告日,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尚未到期的金额为8,200万元(含本次),未超过董事会对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授权额度,具体情况如下:

  ■

  六、备查文件

  1、中国银行理财回单

  2、中银保本理财-人民币按期开放理财产品认购委托书

  特此公告。

  

  浙江百达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2018年9月1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