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读书空间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8年09月01日 星期六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开金融科技创新模式大门
□同济大学副教授 王倩
书名:《FinTechs-金融行业的颠覆性商业模式》
作者:【德】提贝留斯、拉舍尔
出版社:施普林格-加布勒

  书名:《FinTechs-金融行业的颠覆性商业模式》

  作者:【德】提贝留斯、拉舍尔

  出版社:施普林格-加布勒

  □同济大学副教授 王倩 

  

  9月中旬,2018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将在上海召开,本次大会的一个关键词就是FinTechs科技金融。从大约几年前开始,一些年轻的金融科技公司,简称Fintechs,就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那时传统的、根基深厚的金融机构对这一新兴模式还持怀疑观点。甚至有人还持完全拒绝的态度,认为这些年轻、新兴的企业,很快就会从市场上消失。

  但实际上,这些新兴的金融科技公司不但没有从市场上消失,反而与传统的金融机构差距越来越小,甚至有些还存在合作模式。银行与储蓄所享受着金融科技带来的创新、速度与工作效率等红利。人们越来越重视金融科技能够带给银行的、有利于客户的方便。

  随着第一代金融科技专注在支付流程领域,新生的金融科技公司在寻找新的出路与创新模式,他们期望渗透到金融服务行业的每个领域。在《FinTechs-金融行业的颠覆性商业模式》这本书里,作者就专门关注了专注于各个银行类商业领域的新兴企业,它们的历史、创新商务模式、创新潜力等。

  本书将金融科技新兴公司、商务模式、创新三者融合到一起,作者挑选了德语区的一些实际商务模式案例。这些模式案例研究了金融科技新兴公司是以何种创新型商务模式出现的,以及这些新兴公司是否能向传统商务模式的金融机构挑战,分摊它们的市场。书中具体谈及了接近20个不同的金融科技商务模式,很多在我国都尚未经过发掘。这在我国当前金融科技高度受到重视的局势下,提供了很强的借鉴意义。

  金融科技和保险科技公司作为以现代科技为基础的创新型金融机构,被看作是银行与保险领域的创新者。一方面,它承担着向传统金融中介兴起挑战的角色,并削弱传统的金融中介;另一方面,它又被赋予创新整个行业的使命,为未来金融行业的发展奠定好的基础。

  正如同其他经济领域一样,金融科技新兴公司也追求在金融领域能够更加智慧、方便、快速、经济地满足来自客户的需求。由于金融科技行业的知识含量非常高,所以它们也具备很大的发展潜力。还有部分金融科技公司推行“民主化进程”与创新意识:让客户在获得服务的过程中拥有更多的发言权与参与权,这在传统的金融中介行业中是不存在的。有些企业甚至在追求打破传统大金融集团的垄断地位,为客户争取到更多的利益和更好服务。

  该书从金融科技的基本理念、趋势与想法出发,介绍了整个行业的基本情况。其大部分的笔墨被用在了介绍德语区金融科技企业与保险金融企业的商务模式研究上。它涵盖了几乎所有的商务模式,从企业的简介、发展历史、商务模式以及未来的潜力等,都做了详尽分析。例如,这里有社会与B2B交易、基于网络的现金交易系统、房地产众筹、人人新兴产业投资、资产支持融资、自动股票分析、基于网络的贷款管理、数字货币的保存与交易、智能投顾、小微支付、P2P贷款、数字化财富管理、面对新兴企业的众筹、线上股票交易、全金融解决方案等多种模式。

  在德国,人们不断拓宽消费金融所营运的领域。德国有家Bergfuerst的众筹平台主营是为房地产投资进行网络众筹。这种方式在我国还没出现。Bergfuerst扮演的是连接房地产融资企业与个人投资者的中介与服务商角色。该平台不提供任何关于投资咨询的服务,这个任务由投资者自己来完成,小的散户也可以参与到这些房地产投资中去。Bergfuerst获取介绍佣金,但是发生在签约后两次:一次为签约成功的服务费;另一次为当投资者获得全部投资回报后,获取佣金。

  在风投VC领域,传统上都是由大的资本提供商来进行投资。而2011年成立的Companisto公司则立足在让每个民众都有参与风险投资的机会,所谓“针对每个人的风投”。它建立在互联网平台的基础之上,让每个愿意从事风险投资的小资本提供商都有机会参与进去,去投资那些新兴的小型、增长型公司。这个模式使得那些对风投似乎觉得触不可及的人,可以亲临到风投的行业投资中,它主要针对集中于德国、瑞士和奥地利的德语区客户。

  这只是其中的两个例子而已,实际上,书中共提及了超过20多种不同的架构金融科技的模式。按照作者的话来说,金融科技的出现,使得传统的商业银行与保险公司改变了其原有的垄断大佬地位,受到了来自外界的威胁。现有的信息与科技,也为它们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使得这些商务模式成为可能。因此,本书将金融科技新兴公司、创新的商务模式与创新的技术三个方面结合在一起,通过对不同方案的理论、实践与应用价值的研究,打开了一扇通往金融科技创新模式的大门。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