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财经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8年08月22日 星期三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稳定器”显效 人民币汇率弹性提升

  (上接A01版)“人民币汇率波动程度目前已十分接近G7货币,在这样的弹性背景下,人民币中间价基本没有积攒贬值压力。”华创证券宏观经济研究主管张瑜表示。

  结合外汇储备、外汇占款及结售汇情况看,目前市场对人民币预期继续持稳,跨境资本流动和外汇供求总体平衡。数据显示,我国7月外汇储备环比上升58亿美元至31179亿美元,连续两个月回升;7月外汇占款环比增加108.17亿元至21.53万亿元,为连续7个月增加。

  “外汇储备和外汇占款均逆势增加,显示当前我国国际收支结构总体较为稳定,本轮人民币贬值的资金流出压力相对较小。”申万宏源证券分析师孟祥娟表示。

  另据机构数据,6月中旬启动的这一轮加速贬值过程中,1年期NDF(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交易)隐含的贬值预期仅在1%左右,降至年内低点。

  市场人士认为,尽管这波人民币汇率跌势较猛,贬值预期却不强烈,主要是因为经历了人民币汇率由单边下跌到止跌企稳的剧烈震荡后,市场对人民币汇率波动适应性明显增强。

  年内整体企稳

  目前,一些市场主体在人民币汇率波动面前仍显得准备不足,市场还存在一定的顺周期行为或“羊群效应”。

  张瑜分析,从4月至今,人民币本轮贬值总计9%,其中合理贬值(4-7月、8月至今)共计6%,市场顺周期惯性的贬值约3%(7-8月)。

  针对顺周期波动,近期政策“稳定器”也开始发力。央行宣布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由0调整为20%,一定程度上修复了人民币相对美元的升贬弹性;另据媒体报道,央行上海总部通知,上海自贸区分账核算单元的三个净流出公式暂不执行,各银行不得通过同业往来账户向境外存放或拆放人民币资金,意在增加做空人民币资金成本。

  央行在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明确表示,2017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先升后贬,“都是由市场力量推动的,央行已基本退出常态式外汇干预”;但同时也强调,“在必要时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逆周期调节”“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在此背景下,市场人士对年内人民币汇率总体企稳预期相对一致。兴业研究指出,考虑到中美货币政策分化,贸易不确定性犹存,可能阶段性出台更多逆周期调控政策,助力人民币汇率市场双向波动、平稳运行。

  国泰君安证券表示,当前跨境资本流动未现异常,汇市典型套利交易空间不大,而政策已在预期指引、宏观审慎多个角度发力,逆周期调节正在路上,人民币贬值压力不必高估。

  总体而言,在美强欧弱经济货币格局下,今年美元指数从最低点大涨近9%,叠加中美经济利率周期分化,人民币兑美元从最高点下跌约9%,这是市场化货币最正常不过的表现。

  分析人士认为,尽管短期而言,内外压力下人民币仍有一定贬值压力,但9月美联储加息后美元有回调可能,加之国内宏观审慎政策调节,预计年内人民币汇率将维持整体企稳的运行格局。

  从更长周期看,随着财政金融齐发力,稳增长效果显现,我国经济基本面仍支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预计人民币汇率会随着内外基本面变化呈现有涨有跌的双向波动。当然,市场也需要进一步增强适应汇率波动的能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