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95版:信息披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8年08月22日 星期三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恒为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一 重要提示

  1 本半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半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等中国证监会指定媒体上仔细阅读半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

  5 经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无

  二 公司基本情况

  2.1 公司简介

  ■

  ■

  2.2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

  2.3 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 股

  ■

  2.4 截止报告期末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前十名优先股股东情况表

  □适用  √不适用

  2.5 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变更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6 未到期及逾期未兑付公司债情况

  □适用√不适用

  三 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3.1 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产品和技术研发力度,围绕战略发展方向加强市场布局,并大力引进人才,优化公司组织架构,为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1、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发展势头良好,网络可视化领域与去年同期相比,营业收入增长达到63.85%,呈现了强劲的增长态势。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网络可视化基础架构供应商,主要解决方案和产品继续保持竞争优势,市场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受益于大数据应用的蓬勃发展和网络数据体量的快速增长,以及政府在信息安全方面的投入加大,公司在网络可视化领域的收入增长尤为突出,为整体增长做出了主要贡献。在收入增长的同时,得益于公司的产品创新和成本控制力度,网络可视化基础架构业务的毛利率在激烈竞争中仍然保持稳定。而在嵌入式与融合计算领域,总体收入亦取得了21.33%的增长,公司在国产自主可控方向持续加大投入,产品已在多个重要客户逐步获得认可,未来成长可期。

  2、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的金额为3,666.80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9.90%,占营业收入16.78%。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获得33项软件产品登记证书,已授权5发明专利和3项实用新型专利;受理13项发明专利和1项实用新型专利。

  3、公司募投项目进展良好,在新一代网络可视化基础架构、国产自主可控嵌入式平台、融合计算平台等方向上均投入研发了一系列产品和解决方案,以积极迎接网络可视化领域的移动通信升级换代、大数据和信息安全升级、视频和图像数据爆发、以及嵌入式领域自主可控等市场趋势,为公司未来几年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4、加强公司管理体系建设和组织架构优化,提升运营效率;完善内控体系,继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及内控制度,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不断完善和健全各项规章管理制度,保障公司决策、执行及监督的合法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857.5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2.9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08.3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5.9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03.1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66%。

  3.2 与上一会计期间相比,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核算方法发生变化的情况、原因及其影响

  □适用  √不适用

  3.3 报告期内发生重大会计差错更正需追溯重述的情况、更正金额、原因及其影响。

  □适用  √不适用

  证券代码:603496        证券简称:恒为科技        公告编号:2018-052

  恒为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第二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决议公告

  ■

  一、董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恒为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本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于2018年8月21日在公司会议室以现场结合通讯表决方式召开。本次会议召开前,公司已向全体董事发出电子邮件会议通知,并提交了会议材料。会议应到董事7名,实到董事7名。本次会议召开及参加表决人数符合法律法规、《公司章程》和公司《董事会议事规则》的规定。会议由公司董事长沈振宇先生主持,公司部分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列席会议。

  二、董事会会议审议情况

  (一) 审议并通过了《关于2018年半年度报告及摘要的议案》;

  表决结果:同意7票,反对0票,弃权0票。

  (二) 审议并通过了《关于2018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的议案》;

  表决结果:同意7票,反对0票,弃权0票。

  特此公告。

  恒为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董  事  会

  2018年8月22日

  证券代码:603496        证券简称:恒为科技        公告编号:2018-053

  恒为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第二届监事会第八次会议决议公告

  ■

  一、监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恒为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本公司”)第二届监事会第八次会议于2018年8月21日在公司会议室现场召开。会议应到监事3名,实到监事3名。本次会议召开及参加表决人数符合法律法规、《公司章程》和公司《监事会议事规则》的规定。会议由公司监事会主席黄琦先生主持,董事会秘书列席会议。

  二、监事会会议审议情况

  (一) 审议并通过了《关于2018年半年度报告及摘要的议案》;

  表决结果:同意3票,反对0票,弃权0票。

  监事会认为:公司2018年半年度报告的编制和审核程序符合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等相关制度的规定。报告的内容和格式符合中国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3号——半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17年修订)》和交易所的相关规定,报告所包含的信息能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出公司2018年半年度的经营管理和财务状况等事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同时,未发现参与2018年半年度编制和审议的人员有违反保密规定的行为。

  (二) 审议并通过了《关于2018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的议案》;

  表决结果:同意3票,反对0票,弃权0票。

  监事会认为:公司制定的《2018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符合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办法(2013年修订)》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如实反映了公司2018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

  特此公告。

  恒为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监  事  会

  2018年8月22日

  证券代码:603496        证券简称:恒为科技  公告编号:2018-055

  恒为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18年半年度

  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一、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1、实际募集资金金额和资金到账时间

  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许可[2017]692号文核准,并经上海证券交易所同意,公司向社会公众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股票2,500万股,发行价为每股人民币14.14元,共计募集资金35,350万元,扣除发行费用3,660万元后,公司本次募集资金净额为31,690万元。上述募集资金已于2017年6月1日划入指定募集资金专用账户中管理,众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本次发行的资金到位情况进行了审验,并出具了《验资报告》(众会字[2017]第4966号)。

  2、募集资金使用和结余情况

  2018年上半年,公司对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使用募集资金52,141,570.15元,累计使用募集资金212,288,667.88元。截至2018年6月30日,公司募集资金专用账户余额为108,701,766.28元,其中本金为104,611,332.12元,银行利息扣除手续费后净额为4,090,434.16元。

  二、募集资金管理情况

  根据《公司法》、《证券法》、《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办法(2013年修订)》等有关规定,本公司制定了《募集资金管理及使用制度》,对募集资金的存储、使用、变更、监督等方面做了明确的规定。

  为规范公司募集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保护投资者的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及使用制度》,公司于2017年6月1日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黄浦支行、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浦西分行及保荐机构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分别签署了《募集资金三方监管协议》,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对募集资金实行专户存储。上述协议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募集资金专户存储三方监管协议(范本)》不存在重大差异,并得到了切实履行。

  截至2018年6月30日,公司募集资金专户存储情况如下:

  ■

  三、募集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

  (一)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

  2018年上半年,公司“网络可视化技术平台升级及产业化”项目实际使用募集资金9,877,082.53元,“嵌入式计算技术平台升级及产业化”项目实际使用募集资金22,589,818.92元,“融合计算技术平台升级及产业化”项目实际使用募集资金17,826,370.56元,“营销网络建设”项目实际使用募集资金1,848,298.14元。具体详见附表1《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对照表》。

  (二)募投项目先期投入及置换情况

  为保证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顺利实施,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在募集资金到位前以自筹资金对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进行了预先投入。截至2017年7月31日止,公司累计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际投资额为人民币118,677,013.35元。

  公司于2017年8月23日召开第一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的自筹资金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募集资金人民币118,677,013.35元置换募投项目前期投入的自筹资金。众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了《关于恒为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自筹资金的专项鉴证报告》(众会字[2017]第5741号)。公司独立董事、监事会、保荐机构对该事项发表了同意的意见。前述置换资金已于2017年8月28日和2017年8月29日从募集资金监管账户中转出。

  (三)对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投资相关产品情况

  公司于2017年7月26日2017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议案》,保证募集资金项目建设和募集资金使用的情况下,同意本公司使用不超过人民币2.2亿元的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投资期限不超过12个月,在上述额度、期限范围内,资金可以循环滚动使用,使用期限不超过12个月。募集资金现金管理到期后归还至募集资金专用账户。在前述股东大会授权下,公司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2018年上半年共计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人民币19,200万元,实现投资收益人民币162.11万元。截止2018年6月30日,上述理财产品尚有6,100万元尚未赎回。

  除上述外,公司2018年上半年不存在募投项目先期投入及置换情况;不存在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情况;不存在变更募投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不存在将募投项目节余资金用于其他募投项目或非募投项目的情况。

  四、变更募投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

  公司于2017年8月23日召开了第一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计通过了《关于变更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地点的议案》,同意公司将“网络可视化技术平台升级及产业化”募投项目的实施地点变更为上海和武汉两个实施地点。该变更仅涉及募投项目的实施地点变更,不涉及募集资金用途和实施方式的变更,故不会对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造成实质性影响,不存在损害公司和股东利益的情形。

  五、募集资金使用及披露中存在的问题

  公司已按照《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和《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等相关规则要求及时、真实、准确、完整地进行了相关信息披露工作,不存在违规使用募集资金的情形。

  特此公告!

  恒为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

  2018年8月22日

  附表1: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对照表

  单位:恒为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金额单位:人民币万元

  ■

  ■

  ■

  注1:“本年度投入募集资金总额”包括募集资金到账后“本年度投入金额”及实际已置换先期投入金额。

  注2:“截至期末承诺投入金额”以最近一次已披露募集资金投资计划为依据确定。

  注3:“本年度实现的效益”的计算口径、计算方法应与承诺效益的计算口径、计算方法一致。

  证券代码:603496        证券简称:恒为科技        公告编号:2018-056

  恒为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2018年二季度获得政府补助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一、获得政府补助的基本情况

  2018年4-6月,恒为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或“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合计收到政府补助1,768,597.20元,具体明细如下:

  ■

  二、政府补助的类型及其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的相关规定,公司将在上述期间内收到的政府补助按其类别,分别计入其他收益、营业外收入、冲减费用等会计科目,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合计为1,768,597.20元,明细如下:

  ■

  具体的会计处理以及对公司2018年度利润产生的影响,以审计机构年度审计确认后的结果为准,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特此公告。

  

  恒为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董  事  会

  2018年8月22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