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8年08月16日 星期四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激进与保守并行 深挖个股抵御风险
私募弱市应对有道
□本报记者 吴瞬

  □本报记者 吴瞬  

  

  今年以来,资本市场波涛汹涌,私募机构规模缩减、产品清盘,甚至出现在职人员变相减薪、投研人员集体休假。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当前绝大部分证券类私募处于亏损之中,股票策略1月至7月平均收益率为-8.38%,同时私募行业上半年新产品发行数量下跌21.2%,提前清盘的私募产品有1092只。不少私募展开积极应对:有的靠减仓避开风险;有的则越挫越勇,继续加仓寄望于净值回升;还有的私募不理会短期波动,修炼“内功”,他们说,“一旦市场反转就是我们的机会”。

  私募受行情影响较大

  “上半年行情对私募业绩打击较大,2017年大蓝筹牛市让很多私募抱团取暖,取得了不起的业绩回报。但今年市场风云突变,没有及时调仓换股以及适时减仓的私募业绩非常差。我们在2月市场大跌时判断市场风格与去年相比出现较大变化,及时进行了调仓换股。虽然2月受了点伤,但后来净值开始回升,目前基本维持了不赚不亏的局面。”华南某大型私募人士说。

  与上述私募不同的是,今年以来绝大部分私募处于亏损之中,只要不亏就是赢家。上证指数从1月底的3587.03点跌至目前的2700余点,跌幅超过20%。与之类似,上证50指数、沪深300指数、中小板指数跌幅均超过20%,创业板指数跌幅也超过18%。

  在此背景下,证券类私募业绩可想而知。据私募排排网数据中心不完全统计,1月至7月份共有6470只成立时间满7个月且有业绩记录的股票策略对冲基金产品纳入排名统计,平均收益率跌幅较大,为-8.38%;首尾收益率相差高达250.13个百分点。1393只产品实现正回报,比例为21.53%,其中收益实现翻倍的产品有5只,收益率在50%以上的有22只,收益率在10%以上的有309只,最高收益率为160.89%。多达5054只产品亏损,占比高达78.11%。其中69只产品收益在-50%以下,多达2716只产品收益在-10%以下,最大亏损额度为89.24%。

  面对今年的亏损,深圳一家私募给投资者发出道歉信:“上半年,因为种种原因,老产品出现一定的问题。一是高位没有减仓,因为还是比较相信手里的股票品质。二是老产品没有重仓医药股,去年发行的老产品一直没有好的机会调仓到医药股,所以影响了净值上涨。鉴于老产品表现乏力,在此表示诚挚道歉,我们争取在三季度获得好收益。”

  发出类似言论的不只上述一家私募。据了解,一家私募的某款产品今年以来业绩亏损接近九成,创下今年以来私募业绩最大亏损。但该私募相关人士表示,不在意短期市场波动,将全面改善和加强风控,坚持组合投资,追求业绩确定性、估值确定性,采用套期保值等手段防范市场风险。

  策略调整进行时

  在证券类私募全市场平均亏损8.38%的情况下,私募的新产品发行数量骤减而清盘数量大增。数据显示,上半年私募行业共发行8318只产品,较去年同期的10556只大幅下跌21.2%;截至7月底,今年以来共有2016只基金清盘,其中,提前清盘的私募产品1092只,到期清算的私募产品969只。

  中国基金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上半年证券类私募基金规模出现降低,1月底证券类私募备案规模为2.61万亿元,而在6月底这一数据变成2.54万亿元。随着市场行情以及私募业绩不断走低,募资难和客户加速赎回变成私募面临的更大挑战,一些业绩实在难以挽回的产品不得不直接清盘。(下转A02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