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J09版:第十三届中国基金业金牛奖巡访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6年06月20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广发基金固定收益投资总监张芊:
精耕细作 坚守绝对收益
□本报记者 常仙鹤

 □本报记者 常仙鹤

 

 在3月27日揭晓的第十三届中国基金业金牛奖评选中,广发基金凭借优秀的业绩表现,荣获“固定收益投资金牛基金公司”。据银河证券统计数据显示,广发基金旗下7只主动管理的债券型基金2015年度平均算数回报率为17.59%,在前十大基金公司中位列第1位。其中,有5只基金闯进同类基金前十名,有3只基金包揽同类品种的亚军。

 经历连续两年多的牛市后,今年以来资本市场遭受信用债违约事件掣肘,波动加大,部分机构也出现“踩雷”现象,而广发基金因一直以来奉行严格的风险防范制度,在近几年波及面较大的风险事件中均得以成功规避。

 对此,深耕债市近十五载的投资女将、广发基金固定收益投资总监张芊认为,信用“刚性兑付”的时代一去不返,经济下行期信用风险事件会不断爆发,固定收益类产品比拼的将是风险控制能力。但同时也应看到,债市在经历调整后,估值回到相对合理的区间,未来信用债的分化会加大,一些基本面较好的行业以及利率债有可能会成为债券投资避风港。

 对信用风险“零容忍”

 在固定收益投资圈,严格的风控制度、对信用风险“零容忍”一直是广发基金固定收益团队的鲜明标签。

 “广发基金从2011年就开始加强对信用风险的关注,一直将防范信用风险放在第一位。”张芊表示,债券投资就是要对信用风险时刻保持警惕,她认为过去几年由于刚兑信仰的存在,信用风险收益无法覆盖承担的风险,因此宁可短期获取的票息比别人低一点,也要注意防范风险。在时刻绷紧“防范风险”这根弦的氛围下,广发固定收益团队自发形成了一种对信用风险“零容忍”的文化。

 今年以来,信用债违约事件的频率明显上升,投资者纷纷关注机构对信用债的入库标准。记者了解到,针对债券入库,广发基金内部有一套严格的制度。张芊称:“我们入库标准相对来说在行业内属于严格水平。比如,城投债信用评级与入库综合考虑发债当地的行政级别、经济发展状况、财政收入、债务水平、平台本身性质与重要性、偿债保证等要素。以经济发展状况为例,信用研究小组会综合考虑当地GDP、人均GDP、支柱产业、三次产业结构等要素,以此来评估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规模和财政收入稳定性。”

 对于产业债,广发基金固定收益部也有一套独到的信用评级体系和入库标准。信用研究小组一贯注重分析企业自身的竞争力,而弱化国企股东支持等外部因素在信用评级时的权重,优选在债券存续周期内都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的债券。其中,对于产能过剩行业如煤炭、钢铁等总体持回避态度。例如,钢铁和煤炭行业的债券,广发基金早在2013年就开始持谨慎态度,组合中很少配置这类品种。

 “软件硬件”两手抓

 打造固收专业品牌

 近年来,广发基金在固定收益领域声名鹊起,规模迅速壮大,2015年固定收益部管理资产规模达到2565亿元,公募和非公募的固收规模超过3300亿元。在保险、银行等固定收益类产品的机构客户看来,除了强调信用风险零容忍的理念外,广发基金团队的整齐稳定和中后台系统的高效先进是他们最为看重的优势。

 张芊从2001年就开始涉足债券市场,在长达15年的投研经历中,先后在券商、保险和基金公司进行债券研究、投资和固定收益团队管理工作。特别是曾经连续6年管理一只社保债券组合,是基金业内最资深的社保债券组合基金经理之一。同时,明星基金经理代宇、谢军、温秀娟等的平均从业年限超过10年,并凭借其出色的业绩成为金牛奖的常客。

 在当前基金业迅猛发展、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广发基金是如何留住这些优秀的投资团队成员?对此,张芊透归结于团队对公司价值观和文化的高度认同,研究员、交易员和基金经理之间形成了良好的团队协作机制。

 “一个人在甄别债券品种时难免会有偏见,但同事之间以开放、平等的心态保持沟通就能够尽可能避免一些损失。”张芊透露,这种沟通的文化是团队稳定的主要原因,未来随着管理规模的迅速增长,公司计划逐步扩大团队规模,为更多的客户做好财富管理。

 张芊向记者介绍,公司自成立以来,在IT系统累计投入超2亿元,研发出业内最先进的场外交收辅助系统——BTA。该系统整合了管理人内部不同业务环节的系统交互,打通了基金管理人和外部系统之间的无缝连接,能以极高的效率辅助达成场外交易(特别是银行间)的后台交收,比如连环交易、应急交易等。

 值得一提的是,广发基金研发的BTA系统是基金业内唯一实现了基金管理人与中债登和上清所的系统直联,使BTA系统可以自动地实时显示银行间交易指令状态及合同执行情况,极大地提高了银行间交收业务的执行效率。在此基础上,BTA系统还实现了银行间头寸的自动计算,为基金经理和交易员的资金管理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