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机构解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6年03月12日 星期六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注册制
改革路线图
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许维鸿

 ■ 券商点金指

 □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许维鸿

 

 随着中国经济在全球地位的不断上升,近几年每到三月上旬,中国“两会”都会成为全球资本市场的焦点。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中国供给侧改革思路被进一步阐述,确认新年过后全球大宗商品持续价格低迷的逻辑;而期间的A股市场,则伴随着对注册制是否尽快推出进行着激烈的博弈。

 与此同时,一二线城市房价的非理性上涨趋势,让股市博弈更加复杂。趋向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没有让新增流动性如货币当局期待流向急需“去库存”的三四线城市,而是反过来加剧了北上广深的房地产泡沫风险。新金融杠杆没有服务实体经济,而是加剧经济结构性矛盾,处于资本“囚徒困境”的老百姓不得不考虑将存款追随房地产泡沫,而不是更利于经济转型的A股注册制改革。

 注册制对中国经济的战略意义毋庸多言,老百姓新常态下的投资需求更是刚性的,唯有增加优质上市公司的供给,让好公司的投资需求得到金融杠杆的支持,才是供给侧改革的阳光大道。资本如水,管理资本宛若大禹治水,宜疏不宜堵,注册制的推出不仅需要必胜的决心和口号,更需要精细的计划和路线图,否则资本市场的动荡会让新老股民雪上加霜。

 首先,要增加资本市场的新供给,必须尽快解决股市中的“僵尸企业”存量问题。对于主业不清晰、没有发展战略、被大股东掏空的持续亏损上市公司,应限期督促其通过债务重组、资产注入,提升上市公司质地,否则应坚决清理出股市,避免这些害群之马干扰注册制改革大局。

 没有僵尸企业的退市,注册制的增量资产货币化必然是不可行的。其实,整体资金面的宽松趋势,降低了大股东对A股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的成本;宏观经济结构转型的机遇,也让更多产业资本开始寻找资本市场的投资机会;中央对于房地产泡沫的警觉,也让更多地方政府寻求资本市场带来的经济新增长点。上市公司大股东只要肯为公司积极寻求重组方案,以目前A股市场的壳价值,完全可以寻找到战略和财务投资者,找到僵尸企业涅槃重生的出路。

 其次,注册制的推出,必须要优化股市的舆论环境,强化监管机构和多样化投资者的相互理解。直接融资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是中国经济“十三五”计划重要的基础设施战略,让股市投资专业化是必然的发展方向。无论是监管机构还是财经媒体,都不应该、也不可能为股市的涨跌负责,而是应该为股市的“公开、公平、公正”而持续努力。股市的客观规律就是有涨有跌,追求只涨不跌的舆论环境,只会让投资者最终怀疑本来应该中立的权威媒体。

 中国股市历史上就不缺钱,历次牛市的来势汹涌都远远超过各路专家的预期。投资者的信心乃至狂热,都不曾因为媒体唱空而减弱。因此,注册制路线图上的最大障碍,并不是流动性不足,而是市场公信力不足。新上市企业的公信力,不仅仅要依靠监管机构的严格执法,更应该强化各类上市中介机构的法律责任和投资银行的先行赔付机制,最终实现靠法律解决争议的良性机制。

 从技术上,注册制并非一股脑地完全放开管制,让各类企业短期内自由上市,而应灵活利用行业指引,优化上市公司的整体结构。例如,被广泛关注的战略新兴板块,就是一个值得讨论的政策选择。中国经济发展需要将资本更多配置向“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领域,也需要倾斜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的行业和新消费领域,这种不依靠行政指令的行业指引,符合旨在“预期管理”的新监管思路改革。

 总之,通过清理股市僵尸,理顺媒体舆论导向,倾斜战略新兴经济,最终实现注册制取代审批制,是真正让市场成为资本配置决定性因素的路线图。更多优质上市公司必能吸引更多资本流向A股市场,提升估值水平、吸纳富余存款,对中国楼市、对经济转型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