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互联网金融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5年12月30日 星期三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专家认为
消费金融“互联网+”是重要趋势

 □本报记者 刘国锋

 

 消费金融渐趋发展壮大。12月28日,浙江省首家全国性消费金融公司杭银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开业,成为国内第二家中外银行联合互联网企业共同发起设立的混合所有制金融机构,引发市场关注。中国科学院金融科技中心主任刘世平日前在“中国资产证券化研究院成立大会暨2015中国资产证券化峰会”上表示,消费金融的发展趋势,一定是与“互联网+”相结合的,同时将与大数据的利用密不可分。

 消费金融快速壮大

 杭银消费金融公司注册资本5亿元人民币,由杭州银行作为主要出资人,并引入西班牙对外银行作为战略投资者,包括海亮集团、生意宝等浙江省内多家上市公司参与投资。目前其主营业务是以分期付款方式,通过线上线下的多场景渠道,向全国居民提供以消费为目的的信用贷款。

 刘世平表示,消费金融其实在国外已经非常普遍,美国的消费金融基本围绕零售、分期付款、服务信用等。消费金融的主要模式,一般是通过银行、零售、电商等实现,消费金融的发展趋势,一定是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据介绍,2014年我国消费信贷余额为15.36万亿元,2015年将超过20万亿元,为消费金融的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招商证券预计,未来几年我国消费信贷将保持20%以上的平均增速,与成熟国家相比,我国短期消费信贷占比具备提升空间。虽然我国消费贷款占GDP比重超过了20%,但剔除以住房贷款为主的中长期消费信贷,我国的短期消费信贷占GDP的比重仅5%附近,远低于美国。伴随我国经济转型对刺激消费、扩大内需进而调整经济发展结构的迫切需求,以及居民收入和消费能力的提升,消费金融行业将快速发展。

 目前市场上从事消费金融业务的公司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商业银行;第二类是银监会批准成立的消费金融公司,拥有消费金融合法牌照;第三类是依托于电商平台、P2P平台的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其并未获得消费金融公司的营业许可,但从事同质业务。具有互联网基因的消费金融公司,将主攻互联网渠道,秉承无物理网点概念,充分利用互联网、移动端线上推广,并通过与电商平台合作等方式拓展消费金融产品线上运用范围。

 风险控制成关键

 近期,互联网金融领域暴露的风险问题引发关注,消费金融在结合“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如何进一步加强风险控制显得更为迫切。

 国海证券表示,消费金融并没有脱离金融的本质,资产定价和风控能力是消费金融公司赖以生存的核心。消费金融公司在降低贷款申请门槛的同时也积累着信贷违约的风险,能否识别具有偿债能力的消费者,保证良好的消费金融资产质量成为关键。对于银行和已经建立起大消费生态的电商巨头,通常由其风控部门基于自身生态提取真实数据完成征信;对于自身缺乏数据积累,识别风险能力较弱的平台,通常会选择与第三方增信机构合作或者加入征信联盟的方式,消费金融公司与个人征信公司的合作将加深。

 “速度和规模其实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安全,是用户需求的到达和满足,这个是要更精准的。”91金融联合创始人吴文雄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互联网金融业务强调业务单元的合规,要保证在技术系统、数据系统方面有一个完整的流程,能够让监管层看清楚。

 招商证券表示,消费金融公司服务人群信用资质整体较差,其不良率可能更高,因此公司必须根据其特点建立和完善的风险评估模型,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方式,整合用户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强化风险定价机制。其次,运营成本的高企也制约消费金融公司的扩张,机遇产品小额高频的特点,未来其可通过规模效应、自动化审批降低运营成本。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