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衍生品/期货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5年12月22日 星期二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线飘红之后 反弹会否变诱多
王超

 □本报记者 王超

 

 昨日国内期货市场全线飘红,沪胶、动力煤和锰硅涨停,黑色系延续强势,铁矿石多个合约涨停,螺纹钢升至逾一个月高位,基本金属集体回暖,沪铜触及近一周高点,油脂油料亦上涨。随着美联储靴子落地,美元在连续上涨后开始回落,市场氛围明显转暖。加之基本面传来利好,商品期货在持续暴跌之后终于企稳。但业内人士提醒,反弹或许可期,但反转没有基本面的带动无法实现,过快的反弹行情很容易变为诱多行情。

 大宗商品全线回暖

 盘面看,昨日表现最为强劲的当属黑色产业链品种。其中,铁矿石多个合约触及涨停,主力合约增仓上行,成功站稳300元大关,盘中触及逾三周高位311元,终盘收于309.5元,涨幅达4.03%。螺纹钢触及逾一个月高位1757元,焦煤震荡上扬,录得四连阳,焦炭亦升至近一个月高位644元。据文华财经分析,近日,由于国内钢厂开工率连创新低,钢材现货价格呈现强势,加之临近春节,一些贸易商和钢厂开始囤货,以备节后开工,黑色系产业链供需端因此出现难得一见的利好,期价也随之上扬。

 美元回落,铜冶炼厂或扩大减产规模,基本金属继续反弹。沪铜主力合约夜盘小幅高开后震荡走高,周一早盘一度因获利回吐小幅下行,午后重拾涨势,触及近一周高位36300元,截至收盘,收高2.37%于36240元。沪锡升至近两个月高位97390元,沪铝亦触及两个月高位10865元。业内人士预计,美元在持续大涨后回落,且有消息称,国内九家大型铜冶炼商已同意,若铜价和盈利能力恶化,可能将原定的明年减产规模扩大至35万吨以上,基本金属在两大利好的鼓舞下全面走高。

 尽管布伦特原油创2011年来新低,沪胶却视而不见。主力合约上周五夜盘窄幅震荡,周一早盘,随着多头大幅增仓,期价直线拉升,午后涨幅扩大,收于6%的涨停板10755元。尽管在全球供应过剩加剧的拖累下,布伦特原油周一跌破每桶36.20美元至2004年来最低,但在人民币贬值和近月合约因仓单较为集中而强势上涨的带动下,沪胶大幅飙升。

 据文华财经统计,期市资金流向方面,IF1601合约流入资金10.6亿元,为资金流入最大的主力合约。塑料期货受冷,1605合约流出资金8220万元。板块方面,软商品受宠,流入资金4.8亿元,为资金流入最大的主力合约,煤炭板块流出资金3453万元。

 而在国际市场上,全球商品亚洲时段整体表现偏强,基本金属集体走高,受助于中国冶炼商或将扩大减产规模。贵金属守住前一交易日升势,在美联储宣布升息后,空头获利离场。农产品方面,前一日在巴西部分地区干燥可能影响产量的推动下,芝加哥大豆大涨逾2%。然而,国际油价继续阴跌,布兰特原油一度跌破每桶36.20美元至2004年来最低,因全球供应过剩状况加剧。

 警惕反弹变诱多行情

 业内人士认为,昨日大宗商品期价集体暴涨,铁矿石、螺纹钢期货近月合约涨停,大宗商品经过漫长的下跌之后又迎来一波反弹。但现在的问题是反弹能够持续多久。

 有专家指出,从商品属性来看,当前很多大宗商品价格都低于平均成本价,黑色板块更是重灾区。钢厂大幅亏损,国内矿山纷纷倒闭,焦化企业亏损比钢厂尤甚,煤炭企业、化工等工业品都是这种情况;就此来看商品价格长期低于成本并且导致产能有所降低,此时反弹能够形成中期趋势的概率比以往要大。铁矿石、螺纹钢近月价格涨势要强于远月也是受基差回归影响,期价向现货价格靠拢的力量也能给反弹带来一定助力。

 但需要警惕的是,反弹或许可期,但反转没有基本面的带动是无法实现的,过快的反弹行情很容易变为诱多行情。以“铜博士”为例,国金期货有色金属分析师朱寻介绍,从下游行业来看,需求疲软现状未见明显好转。在有色金属的寒冬中,市场需求依旧低迷。今年四季度以来,企业多数在执行之前的订单,较大型电缆企业开工尚可,但是交货期不定,对当前消费难以提振。对于明年第一季度的订单,企业普遍预计持下滑趋势。对于2016年电网追加配网投资,部分变压企业认为用电量无法增长,投资翻倍的可能性较低。11月精铜运行平稳,而进口略有放缓,整体供应保持充裕情况。进入12月份以来,年内冶炼厂基本检修结束,开工率持稳,精铜产量并无大的变化,进口流入因下游消费的清淡预计继续放缓,但总体供应仍呈现宽松的格局。上海、广州两地现货升水幅度下降,对铜价压力较大。从终端的订单情况来看,即便电网招标有增加,但对当下消费难形成提振。

 鉴于此,接受采访的不少市场人士建议,空仓投资者继续关注上方压力线能否突破,不建议追多,持有多单的投资者及时上调止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