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公司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5年12月16日 星期三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互联网企业争做国企混改搭档
□本报记者 王荣

 □本报记者 王荣

 

 “公司正在尝试混合所有制改革,以旗下新华瑞德和大唐智能卡作为试点。”大唐电信日前通过上证e互动平台透露上述消息。大唐电信的混改或许是电信业改革的一部分。工信部11月初曾表示,政府正考虑如何加深电信行业改革。

 在国企混改的大潮中,腾讯、阿里成为众多大型国企的合作伙伴。如日前披露的邮储银行引入的10家战略投资者中,除了大型国有企业和外资巨头,就是蚂蚁金服、腾讯。腾讯此前还参与了中石化的混改。

 草根出身的互联网巨头与国有背景的大型企业结合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专家认为,借助互联网这个突破点,国企在新领域与较灵活的互联网企业合作,推行阻力较少,更容易双赢。

 争当混改搭档

 此次邮政银行引入战略投资者,阿里和腾讯一个都不落,阿里关联企业蚂蚁金服和腾讯双双进入,与瑞银集团、摩根大通、加拿大养老基金投资公司、淡马锡等6家国际知名金融机构,以及中国人寿、中国电信这两家大型国有企业,分羹邮储银行上市前的融资。

 去年9月,中石化混合所有制改革,腾讯入围,阿里虽与中石化进行接触和商谈,但最后并未参与。不过,阿里并没有放弃,中石化官方微博表示,正借助阿里等企业在云计算、大数据方面的技术优势,对部分传统石油化工业务进行升级,打造多业态的商业服务新模式,以给社会公众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服务。

 已是巨头的互联网企业早已是大型国企的座上宾。6月10日,中石油与腾讯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约定将努力构建长期、全面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8月25日,天猫与湖南中石油共同宣布,双方将整合资源,启动“互联网+能源”的全新服务平台,率先开启移动支付的新服务模式。

 南方电网相关人士也透露,公司将利用新型售电服务技术支撑客户服务水平,进一步研究与阿里巴巴、腾讯等知名电商合作卖电,建立基于网络平台的新型售电营销模式。

 先合作后入股并不是没有先例。此前,阿里巴巴与邮储银行已经在多个业务领域开展了合作,包括快捷支付、用户服务、小微企业贷款、大数据分析、金融云计算等等。去年6月,中国邮政与阿里巴巴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电信业呼声颇高

 9月13日,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结合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改革,开展放开竞争性业务,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示范。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锦认为,国有资本投资项目允许非公有资本参股,非公有制经济将共享发展红利。

 如今,电力、石油等领域与互联网巨头走得颇近。而电信业与互联网行业关联度强,呼声也很高。市场上一直传言,腾讯、阿里等将入股中国联通等基础电信运营商的改革。目前,各方均表示对传言不予置评。

 南京邮电大学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王春晖撰文认为,基础电信运营商应当首先与互联网服务商合作,在产业链上下游中形成有机的融合关系,这不但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的功能和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同时各方都能着眼于长远的共同利益,实现技术创新和利益共赢。

 目前电信运营商对于混改普遍开放的是新兴领域。中国电信正尝试通过多种资本运作方式,在其部分互联网业务中进行公司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国电信旗下翼支付日前就宣布,天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增资扩股不超过30%股权,通过混改抢占互联网金融先机、积极布局,引入更多资本快速发展。中国移动12月14日也宣布,将众多互联网业务基地合并成互联网公司独立运作。中国联通则在其创新业务和增值业务领域推进混合所有制。

 新领域或迎双赢

 对于互联网巨头与大型国有企业的联姻,参与方颇为乐观。“蚂蚁金服希望通过与邮储银行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更好地发挥互联网推进器的作用,充分发挥双方各自的优势,共同探索农村金融和普惠金融的发展之路。”在蚂蚁金服成为邮储银行的战略投资人之后,蚂蚁金服CEO彭蕾如此评价。

 邮储银行吕家进也表示,选择蚂蚁金服、腾讯、中国电信和国际金融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者,希望借助其专业优势和影响力,进一步强化在互联网金融和普惠金融领域的战略布局。

 有专家指出,对于核心行业来说,不论是互联网企业,还是其他民营资本,介入的难度较大,但“互联网+”会是国企改革破冰的一个突破点,国企借助“互联网+”转型会引来资产增量,通过并购注入或引入民资进行混改,国企转型和混改可相互促进。

 目前电信运营商等均选择在互联网新领域开展混改,“在新领域与较灵活的互联网企业合作,推行阻力较少,更容易双赢。”上述专家指出,借“互联网+”转型的东风,引入非国资的互联网企业,可为国资提供电商平台搭建经验或资本运营经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