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消费时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5年12月05日 星期六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双11”未远“双12”又至
剁手族们准备好了吗
陈莹莹

 风尚

 □ 本报记者 陈莹莹

 

 “‘双11’未远,‘双12’又至,可是老婆,我真的没钱了”、“老板‘双12’继续申请休假一天,我得继续回家绑住我老婆的手去”,类似的段子在各大商家鏖战“双11”购物节时就“遍地都是”。而对于渐行渐近的“双12”,各大商家显然没有闲着,而是乘胜追击,推出的打折、优惠等一波接着一波,力求“双12”大促期间能收获好的经营业绩。

 但业内人士提醒,近年来,随着“双11”、“双12”等促销规模升级,消费者遭遇消费陷阱、快递变慢递等问题也是与日俱增。因此,建议消费者合理制定消费购物计划,切勿盲目跟风、最终还要踏上漫漫维权路。

 “根本停不下来”的节奏

 “‘双11’买的东西还在整理当中,这不,购物车又被我装满了,我自己想要秒杀的靴子,还有想孝敬妈妈的金吊坠……”北京白领王宁半是抱怨半是期待地给中国证券报记者“盘点”起自己的购物车来。相信许多消费者有着与王宁类似的感受,本来觉得没什么可买,可是每逢“双11”、“双12”打折促销,自己就是“根本停不下来”的节奏,最后沦为“剁手族”。

 与之相应的,是各大商家们不遗余力的促销。“‘双11’还不过瘾,‘双12’将是我们岁末大促的新开始。”12月1日,苏宁相关负责人表示,苏宁将为今年的“双12”投入比“双11”更多的促销让利资源,力图打造成年末最巅峰的活动。

 而更“可怕”的是,如果说“双11”的战火主要是电商大佬们的线上大战,那么“双12”则是直接将战场拓展至线下和海外。据了解,今年“双12”被命名为“1212支付宝口碑全球狂欢节”,将有超30万家线下商户参与活动,覆盖餐饮、超市、便利店、外卖、商圈、机场、美容美发、电影院等八大线下场景,遍及全国200多个城市和澳洲、亚洲及港澳台等12个国家与地区,用户在口碑平台领取商家折扣并使用支付宝付款,可以享受5折优惠(上有封顶)。

 另据支付宝方面透露,今年的支付宝口碑“双12”,包括澳大利亚、法国、德国、日本、韩国、泰国、新加坡及港澳台等12个国家与地区。包括夜市、免税店、百货公司、餐馆、酒吧、SPA、公共交通等多种类型商家,近3万家商户已加入支付宝的“1212活动”。蚂蚁金服国际事业部总裁彭翼捷表示:“支付宝在今年‘双12’推出第一场全球性消费狂欢节,顺应的是中国游客走向全世界的大趋势。”

 消费金融紧盯“剁手族”

 而为给“剁手族们”提供弹药,无论是传统的还是新型的消费金融机构都是不遗余力。国务院近日印发的《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提出全面改善优化消费环境,支持发展消费信贷,鼓励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积极筹建消费金融公司,推动消费金融公司试点范围扩充至全国。

 而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消费信贷规模达到15万亿元,同比增长24.7%,其中互联网消费金融交易规模约60亿元,P2P约100亿元。业内预计2017年整体市场将突破千亿元,未来3年增长率或达94%。金信网创始人、首席运营官安丹方表示,从国家政策层面,“刺激国内消费”是中国经济转型的重中之重,因而消费金融领域会迎来更多政策红利。从市场需求层面,80后、90后已成为主力消费人群,这是互联网下成长起来的一代,投资理财及超前消费意识比较强。可以预见的,以消费金融为代表的线上金融,必然会是一块巨大蓝海。

 另据马上消费金融近日联合零壹财经共同发起的关于“消费金融需求及使用习惯”消费者调研结果显示,近半数消费者在购买5000元以上产品或服务时,愿意选择消费贷款。参与调研的消费者中,有89.1%的消费者在日常生活消费中愿意使用消费金融服务,有65.94%的消费者曾经申请、使用过消费金融服务(买车、买房除外)。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今年首次参与“双11”的蚂蚁花呗,成为拉动消费的奇兵。数据显示,“双11”期间,其交易总笔数6048万笔,占支付宝整体交易8.5%;在月均消费1000元以下的中低消费人群中,使用蚂蚁花呗后,消费力提升50%。蚂蚁花呗成为这些群体的消费助推器,有效释放了他们的消费潜力。

 谨防“一个坑接着一个坑”

 但值得注意的是,热闹与狂欢过后,一系列问题或将接踵而至。最直接的问题就是“快递变慢递”。“真是要崩溃了,‘双11’抢的两件衣服,一件到现在还没有到,另外一件直接给我寄丢了!真是一个坑接着一个坑!”消费者朱女士有点郁闷。而类似的情况,在朱女士身边也是屡见不鲜。

 对此,商家和快递似乎都很委屈。中国证券报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快递人员,得到的回复差不多:“双11”让各大快递公司全面爆仓,且是史无前例的爆仓。“我们所有人手都上了,就连行政人员都到一线去了,还是没办法。”一家快递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双11’买的东西,到‘双12’还收不到,也不是没有可能的。”另一家快递人员同样无奈表示。

 因此,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双12”大促即将开始,应该提前做好消费计划、切勿盲目购买,避免购买到假冒伪劣商品。据了解,每年“双11”、“双12”过后,各类产品消费投诉都会爆增。上海市消保委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双11”投诉233件,同比上升27.3%,涉及售后服务、合同违约、虚假宣传问题的投诉较为集中。其中,售后服务保障不到位是投诉最为集中的问题,共收到99件投诉,占比超四成。主要问题包括拖延发货、“只退不换”及安装、维修拖沓不决等。商家不履行合同约定的投诉高达55件,占比超两成,主要问题包括商家单方面取消订单、到店后无法正常消费及提货时被要求加价等。促销广告含有虚假内容引发投诉36件,占比超一成,主要问题包括买赠活动不兑现、保价承诺不保价等。

 “这也是为什么今年快递大爆仓的重要原因,今年‘双11’明显感觉到退换货客户变多,我们刚送去没几天的东西,客户就要我们上门取件、退换货。”顺丰速运一位工作人员如是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漫画/赵天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