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市场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5年11月30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破不立 A股急跌酝酿机遇
□本报记者 张怡

 □本报记者 张怡

 

 自10月以来,A股市场出现了一波强劲的反弹,不过上周五市场突然大幅调整,主要指数纷纷杀跌超过5%,沪指失守3500点,创业板指失守2700点。面对哀鸿一片的市场情况,投资者恐慌情绪攀升,不过分析人士指出,经济数据不良、新股申购、券商遭调查等是调整的触发因素,叠加近三个月涨幅已大,近期诸多利空因素集中释放造成了市场的大跌。不过市场行情的重新起航需要热点的更迭,此时市场急跌是快速释放利空和压力,有助于后续行情的演绎。

 久盘之后大幅回调

 上周,A股市场戏剧性十足,沪综指在前四个交易日维系横盘震荡格局,在3600点一线震荡整固。创业板在周三创出近四个月新高,中小盘股强势格局凸显,周五再接再厉小幅冲高触及2915点之后快速回落,整体风格重新切回蓝筹主导情形。实际上这种态势自11月10日开始,已经维系多日,市场各方纷纷预计变盘节点即将来临,横盘态势即将被打破。

 不过超出大多数人预期的是,空方在上周五就发起了强势反击。券商股几乎全线冲击跌停,促使指数大幅下挫,沪指跌破3500点,创业板指跌破2700点。由此,上周五主要指数纷纷下跌超过5%,创业板指的跌幅更是达到了6.48%。由此,创业板回吐了11月9日以来的全部涨幅,沪综指更是将11月涨幅几乎消耗殆尽。一周情况来看,上证综指一周下跌5.35%,深证成指一周下跌5.83%,创业板指一周下跌5.38%,中小板指一周下跌5.64%。沪深两市成交额再上周逐日放量,周四和周五回调之时的成交活跃度高于此前横盘震荡之时。

 回顾行情,从上周频繁的风格转换可以看到,市场上攻动力已然不足:首先,大小盘股均没有明确的领涨实力;而且逢低买进不追高也进一步强化了震荡格局;此外,热点大多是以事件性题材为主的主题投资。在这种情况下,久盘之后除非出现大额增量资金积极入市,否则行情难以为继。而周五的行情演绎正是多方压力的集中宣泄。

 短期冲击不必过于悲观

 不过对于周五的市场大跌,机构之间的观点分歧较大,乐观者认为快速回落挖坑是低吸的良机;看平者认为短期市场整体风险,尤其是低估值蓝筹股的风险不大;而看空者认为本轮市场反弹已经结束,建议短线出局。整体而言,市场短线快速释放压力,实际上好于阴跌,短线低吸后获取收益的概率较大,不过年末机构排名战加剧且接近尾声,预计赚钱不易,短线操作更为适宜。

 当前,市场消息面的确不平静。除了上述提到的ipo、券商股等因素外,此前两融降杠杆、股基仓位达到高位、新三板转板、注册制推进等内容也时时牵引市场神经。而最新消息显示,证监会近日向各证监局下发了《关于规范证券经营机构涉嫌配资的私募资管产品的相关工作的通知》;还要求证券公司不得通过衍生品业务向客户融出资金,满足客户风险管理需求的衍生品业务可以正常开展,证券公司可以通过融资融券业务提供证券买入服务。叠加此前的传闻:监管层取消对券商自营每日的净买入要求等,市场心态不堪一击。分析认为,市场资金面的考验对市场心态形成严峻考验。由于此前市场股灾正是由于场外配资清理所引发,因而市场对此十分敏感呈现“惊弓鸟”心态。尽管当前对资金的清理所涉及的资金有限,对市场冲击有限,但对市场信心的冲击难免。不过,短线冲击过后,长远来看有助于平抑个股股价波动,进一步去除杠杆。

 分析人士指出,在IPO来临之际,前期获利丰厚的资金纷纷获利回吐或为后市打新服务,这一点从前期领涨股的跌落可见一斑,市场中纯炒作的绩差股也难以经受得住考验。而一轮行情过后,新旧热点的交替也需要契机,新的上行周期需要新的热点来开启,酝酿着新的机遇。

 诚然,中期向好态势不变,春季攻势期待下行情风险较为有限。海通证券指出,中长期而言,利率下行推动大类资产配置转向股市的趋势不变,市场向上的态势不变,建议顺势而为。日前国泰君安首席策略分析师乔永远表示,未来一段时间市场仍是由存量资金所主导,成长股占有优势。A股或将在2016年春季出现风格切换,“十三五”规划为增长预期企稳创造了基础。2016年全年市场的波动空间将在3200点到4500点的核心区间内实现震荡。恢复IPO在内的一系列改革政策有助于推升风险偏好,对股票市场是利好。个别性的信用风险将在2016年出现上升,可能带来股市低估与好的买点。申万宏源首席策略分析师王胜表示,大类资产配置格局对A股有利,如果改革和创新进程配合,在最乐观的情况下,“慢牛”可能已经逐步到来。2016年A股将“跳一场市场与改革预期的交谊舞”,中性假设下,上证综指至少摸高至4000点。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