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机构解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5年10月24日 星期六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连平:货币政策应兼顾稳增长控风险
高改芳

 名家连线

 连平

 交行首席经济学家

 为配合多项积极因素,实现稳增长目标,货币政策未来仍会保持稳健偏松的格局,调控策略会更多地采用定向调控,多种工具组合,统筹施策并精准发力,进一步针对经济运行的实际需求进行调节,以促进社会融资成本下行和保证市场流动性充裕。

 □本报记者 高改芳

 

 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三季度GDP增速6.9%,符合预期。当前经济运行存在三方面下行压力: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持续下降;制造业投资增速下行;资本市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弱。

 但连平认为,市场不应为季度GDP破7而过于悲观。当下经济运行中亦存在诸多积极因素:当下消费对GDP贡献正在增强;净出口对GDP贡献“名降实增”; 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工业内部结构调整改善。

 因此,为配合多项积极因素,实现稳增长目标,货币政策未来仍会保持稳健偏松的格局,调控策略会更多地采用定向调控,多种工具组合,统筹施策并精准发力,进一步针对经济运行的实际需求进行调节,以促进社会融资成本下行和保证市场流动性充裕。

 由于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结构性、周期性、外生性”三性叠加。因此,货币政策取向应当是稳增长和控风险,在保持流动性充裕同时,推动市场利率水平持续下行。

 在结构性方面,受PPI持续负增长影响,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下降,制造业企业投资意愿不足。显然,资金供给端调控可以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促进融资成本下降并更为便利。但同时仍需要财政政策加以配合,如税收减免等工具搭配综合使用,提振产业资金需求,提高货币政策至实体经济的传导效率。

 在周期性方面,针对增长下行压力较大问题,货币政策似乎有进一步宽松必要。然而从更大的时间和空间范围来看,货币政策在兼顾当前经济下行压力的同时,还不得不考虑降杠杆、防通胀等方面需求。因此当前货币政策在保持稳健偏松格局和维持流动性充裕状态的同时,有必要前瞻性地考量未来周期性的逆向变化,全面大幅宽松需要谨慎,毕竟中国经济实现年度7%左右增长目标无太大悬念。

 在外生性方面,由于当前我国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的出口因素受国际环境影响较大,而货币政策在处理类似出口等外生性问题方面边际效应在递减。在我国现行出口结构条件下,人民币进一步贬值对改善我国出口贸易效果不会十分显著,甚至还可能引发国际贸易摩擦。

 精彩对话

 《中国证券报》:前三季度土地出让收入降低35%,地方财政承压。在这种情况下,地方债务置换会起到怎样的作用?

 连平:地方政府债务置换既有即时性的效应,也具有长远的意义。从短期即时性效应来看,通过债务置换的方式,可以达到延长债务期限和降低地方政府融资成本的目的。更重要的是,随地方政府债务置换持续推进,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发挥的空间将逐渐释放,短期内有利于加速一批前期已计划但因资金问题尚未实质性推进的基建项目落地,以助力实体经济稳增长。

 从长期意义来看,地方债置换既有助于建立规范、透明的地方财政资金运作机制,为管控财政风险创造条件,又为建立市场化的地方政府融资机制奠定基础,有利于地方政府债务长期平稳运行。

 《中国证券报》:靠房地产投资等债券类投资拉动的模式似乎遇到一定困境。在此情况下,股权类投资,包括各种资产证券化在内的直接融资将承担怎样的作用?能否承担起带领中国经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任?

 连平:毋庸置疑,未来直接融资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且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规模中的占比亦将逐年提高。然而“十三五”期间,我国整体融资结构仍将以间接融资为主。而股权类投资,包括各种资产证券化在内的直接融资所发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有效补充覆盖信贷难以完全兼顾的轻资产、重知识、高技术、高风险类型企业的融资需求,支持其转型创新、去杠杆、降低融资成本和持续发展。二是激发“大众创业与万众创新”的活力,有利于支持一批现阶段无法盈利但却拥有巨大空间的成长性企业发展。三是直接融资市场的壮大和占比提高,有利于畅通PE和VC退出通道,并形成良性循环。四是促进金融市场融资结构整体的优化,丰富金融市场产品结构,拓宽投资者的资金利用渠道,增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

 尽管未来直接融资规模扩大有助于改善社会融资环境并助力实体经济增长,但中国经济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关键仍在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能否取得成功,以及为了达到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目标而推进的各项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直接融资的发展,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增速不会像过去30年那么快,但应该有能力实现年均6.5%以上的增长,从而有可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