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市场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5年10月19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制度红利望渐次释放 新三板交投回暖特征初显
□本报记者 王小伟

 □本报记者 王小伟

 

 由于业内普遍预计,进入四季度以来,包括分层、转板试点等在内的新三板制度红利有望加速释放,新三板市场交投回暖特征开始初步显现。业内人士提醒,虽然整体来看,新三板二级市场最坏的日子可能正在过去,但仍需要更多制度红利下的增量资金来为市场“解渴”。

 政策推出望提速

 进入10月以来,新三板制度红利出现加速释放迹象。以10月15日为例,继发布《优先股业务指引(试行)》之后,全国股转公司再度通过微信发布《优先股投资者问答》。其中指出,试点期间允许发行在其他条款上具有不同设置的优先股;同一公司既可以发行强制分红的优先股,又可以发行不含强制分红条款的优先股;全国股转系统为优先股转让提供协议转让安排。

 同日,全国股转公司发布了《关于资产管理计划、契约型私募基金投资拟挂牌公司股权有关问题》,基金子公司、券商资管计划及私募基金均可投新三板挂牌公司股权,其所投资的拟挂牌公司股权在挂牌审查时可不进行股份还原,但须做好相关信息披露工作。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全国股转公司所做出的明确工作,也将有利于吸引机构投资者等增量资金投资新三板。

 多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经过前三季度可谓制度完善的“真空期”之后,新三板在制度建设方面有望在四季度迎来“窗口期”。实际上,随着10月的到来,新三板制度建设有望正式进入提速期,包括内部分层制度,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公司债券和证券公司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等在内的融资制度、利于风险管理的指数产品、转板试点等在内的多项制度红利均有望加速“落锤”。随着制度完善“窗口期”的到来,以及制度红利的加速推出,有望改变目前新三板市场的流动性困局。

 交投活跃迹象初显

 由于制度红利释放节点临近,部分资金已经明显嗅到了契机,导致新三板交投开始出现回暖和活跃迹象。

 今年4月以来,新三板一级市场火爆与二级市场“冷淡”之间的反差日益明显,后者对前者的负面效应也正在加速显现。新三板二级市场在9月初跌入数月以来的最低谷。9月8日,新三板全市场的交易金额甚至跌至2.7亿元,9月全月新三板协议转让和做市转让的日均交易总额为3.8亿元左右。

 不过,10月这一迹象已经出现明显改观。公开数据显示,10月9日、11日、12日、13日四个交易日市场整体成交金额分别为4.3亿元、5.7亿元、5.5亿元以及5亿元,日均成交量达到5亿元左右,较9月高出1亿元左右。

 同时,Wind统计数据显示,整个9月,新三板日均成交股数为9000万股,而国庆节后的交易日日均成交股数上升至1.1亿股,成交笔数也由节前日均6703笔上升至节后日均7827笔。业内分析认为,分层等制度红利的渐近,正在促成新三板交投的逐步回暖。

 “不过这种交投回暖态势尚不稳定。”中信证券相关分析师指出,以10月15日为例,三板成指和做市指数分别下跌0.32%和上涨0.33%,成交金额则分别减少15%和11%。“虽然整体来看,新三板二级市场最坏的日子可能要过去了,但仍需要更多制度红利下的增量资金来‘解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