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1版:信息披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5年10月19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证券代码:000887 证券简称:中鼎股份 公告编号:2015-79
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与上海挚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
投资设立上海挚达中鼎新能源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一、对外投资概述

 2015年10月17日,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或“甲方”)以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为依据,在上海市与上海挚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挚达”或”乙方”)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同发起设立上海挚达中鼎新能源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暂定名,最终以工商部门核准为准)。新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3000万元,甲方出资24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80%;乙方出资6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20%。

 根据相关规定,本次对外投资无需提交公司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议批准。本次对外投资不构成关联交易,也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二、合作方介绍

 公司名称:上海挚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企业性质:有限责任公司

 注册地:上海市杨浦区殷行路753号222室

 法人代表:黄志明

 注册资本:1000万元

 营业执照注册号:310110000541347

 经营范围:

 新能源、新材料、环保科技、节能科技、计算机、网络科技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环保设备、燃料油(除专控)的批发与零售;汽车相关零部件、机电产品、化工产品、电子产品的开发与销售;汽车租赁(不得从事金融租赁);电动车辆及零部件的开发、销售与租赁(不得从事金融租赁);实业投资,投资管理咨询(不得从事经纪);机械设备维修(除特种设备);广告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建筑装修装饰建设工程专业施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上海挚达创造性地运用(B+B)2C模式,与汽车公司、互联网巨头和金融机构形成合力,以充电服务、产品和系统为入口,通过“电动集客”和“桩到家”两大移动互联网平台,直接面向终端用户,在全国超过50个城市为近20个汽车品牌,提供电动汽车线上预订、线下体验和充电保障等垂直体验,打造中国电动汽车应用的生态环境,通过国际权威机构德国莱茵“全球电动汽车服务专业运营资质”认证,品牌占有率、服务城市覆盖和用户满意率全国领先。

 三、新公司的基本情况

 1、新公司基本情况

 名称:上海挚达中鼎新能源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具体以工商部门核准的名称为准)

 注册资本:人民币3000万元

 经营范围:新能源汽车运营平台建设和相关投资等(具体以工商部门核准的经营范围为准)

 2、出资方式:甲方以货币出资2400万元,乙方货币出资600万元。

 四、《合作协议》的主要内容

 1、新公司设定董事会,董事会由三名董事组成,其中甲方委派两名,乙方委派一名;董事长由甲方派出的董事担任,董事任期为每届三年,任届期满,经委派可连任。

 2、公司治理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经营管理机构设总经理一名,由乙方委派;经营管理机构可设若干部门负责人,管理人员由公司社会化招聘。

 3、在本协议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双方应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双方均可向合同签订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五、设立新公司的原因、存在的风险和对公司的影响

 1、设立新公司的原因

 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依据,开展新能源汽车运营平台建设和相关投资,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设立新公司的风险

 本次设立上海挚达中鼎新能源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为公司开拓的新业务,可能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经营风险、管理风险和技术风险,且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与普及程度存在不确定性,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3、设立新公司对公司的影响

 公司此次与他方共同投资设立新公司,符合国家相关产业规划和公司发展战略的要求,新公司的设立将加快公司产品结构的转型升级,积极推动公司向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服务等相关领域拓展,完善延伸公司产业链。

 本次设立新公司,采取了与有成熟技术的企业合资合作,快速进入了节能环保和新能源汽车服务等相关领域。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为公司未来发展和转型升级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备查文件

 本次投资签订的《合作协议》

 特此公告。

 

 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

 董 事 会

 2015年10月18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