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J05版:财富视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5年08月31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穿越A股牛熊的四条法则
□北京德源安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 许良胜

 □北京德源安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 许良胜

 

 股票市场永远风云激荡,但无论市场如何变迁,投资者对财富的渴求从不停止。作为专业的投资管理人,投资是一项没有终点的长跑。投资者或许会纠结短暂得失,但投资管理人却必须看得长远,既要在市场上生存,更要在长期获取合理回报。

 市场有轮回,既有牛市的疯狂,也有熊市的绝望,但胜败并不决定于一时一地。投资管理人必须穿越轮回,在一轮轮牛熊之后,依然能面对市场风云,适时藏锋,果断出击。要达到这样,投资管理人必须有所凭借。这凭借,根源于管理人的投资历史、知识结构、生活态度乃至个人性格,并融入当下的投资实践,与时俱进。

 不同的投资管理人,各有其长期生存的法则。对德源安资产而言,穿越A股牛熊的凭借主要有四点:一是关注长期价值;二是重视流动性;三是研究估值;四是管理风险。

 关注长期价值

 社会在前进,产业在更替,企业有兴衰。股票投资的落脚点在企业,但其着眼处却在企业之外。对我们而言,首要一点就是判断企业的长期价值。站在不同角度,对长期价值的理解千差万别。站在社会生态的角度,我们看企业的长期价值遵循一个简单原则:即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有利于改善大众的生活、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竞争力。买入具有长期价值的企业,短期可能不慎买高,但中长期一定能扳回来。企业长期价值的展现和接受过程,正是获取长期收益的过程。

 熟悉我们的投资者知道,我们对A股的三个板块有长期偏好:先进制造业、品牌消费业、资源行业,这三个板块能集中体现长期价值的法则。品牌消费业是容易理解其长期价值的,酒中茅台、药中白药、同仁堂、阿胶为企业长期价值做了很好的解释。先进制造业是社会进步和大国崛起的基石,对应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其内涵与时更新。现阶段,能穿越周期而日见其盛的国防工业是中国先进制造业的不二选择。资源行业是人类生存生产的基础,其价值体现与经济周期关联较大,也受科技进步的影响。

 在互联网的新时代,一切技术和产品以及服务,只要能促进社会大众的真正福祉,那就具有长期价值,投资上就值得关注与研究。

 重视流动性

 在正常的市场环境中,流动性的重要性不太突出,一般投资者也不太关注。但股票市场是一个投资者情绪高度渗透的场所,一旦市场波动偏离了正轨,投资者的情绪感染会放大市场波动至整体极端不理性的境地。在那种状况下,流动性就是救命的东西。

 今年6、7月份的A股大跌对流动性的重要性做了一个极致的注解,若政府不及时出手缓解市场流动性,类似“次贷危机”的金融危机恐难幸免。我们历来重视持仓股票的流动性,在此次股灾中没有因流动性缺失而束手无策。6月份我们管理的产品净值回撤基本控制在10%,而7月份主要产品实现了正增长,部分产品净值甚至创出开放日新高,应该说,这与对流动性的一贯重视是密不可分的。

 研究估值

 估值决定了长期收益,是专业投资者都会关注的指标。估值水平是一个大家都看得见的信息,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一个做投资决策的锚。就中长期而言,市场基本在估值中枢两边摆动,当然,摆动幅度每次可能不太一样。

 我们要求自己的长期投资收益是可控的,可控的前提就是要研究估值。我们对估值的研究和应用,强调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寻求一个合理区间。横向上,会拿成熟市场对应行业的估值来参考,考虑国家和产业发展阶段的差异;也看市场上不同行业估值水平的差异。纵向上,看历史估值的区间,并匹配企业的现状。只有对市场估值、行业估值、企业估值在时空上有一个较完整的图谱,投资才不会失控。

 管理风险

 收益总是与风险连着,低风险高收益是所有投资者的追求,但正常的市场不太有这种机会。投资管理人必须管控风险,尤其是长期风险。管住长期风险,长期收益才有保证。

 我们对风险的管理,采取适度逆向的策略:在市场处于低位区间时,偏向收益的一端;在市场处于高位区间时,保持高度警惕。我们的产品策略体现了这一风险管理的原则。在2009至2014年间,上证2800点以下时,我们发行的产品都名之为“战略成长”,淡化净值波动,追求高收益是产品管理的第一目标;而2015年上证5000点以上时,我们的新产品转向了“战略稳健”,控制净值回撤成为产品管理的第一要求,在近期的市场大幅下跌中,正是因为采取了稳健策略,成功避免了净值的大幅波动。

 作为专注A股市场的投资管理人,我们经历了A股的多轮牛熊。公司管理的成立时间最早的产品“德源安战略成长1号(2009年5月成立)”,实现完整6年收益率202.62%,年复合收益率达到20.26%。应该说,取得这样的长期业绩,与我们坚守的A股法则分不开,即前述对长期价值的秉持、对估值的把握、以及对风险和流动性的客观管理。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