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焦点·两融动向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5年04月21日 星期二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融资“天花板”仍有距离

 今年以来,两融信用账户迅速增加,截至3月底已达321万户,开户数量在3、4月份增加明显。4月20日,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国泰君安三家券商重新可以开设融资融券账户。不少券商相继公告上调两融业务规模。与此同时,沪深两市的融资融券余额已连续几日达到1.7万亿元以上。

 海通证券在4月13日董事会决议上调融资类业务(包括融资融券、约定式购回等)总规模至2500亿元后,中信证券也在18日公告称将两融业务规模上限由目前公司上一年度经审计净资产值(合并口径),提高至公司上一年度经审计的净资产值(合并口径)的3倍。年报显示,2014年年底,中信证券的净资产为786.84亿元。照此计算,理论上中信证券融资融券规模可达2360.52亿元。广发证券4月初将融资融券业务总规模由“不超过1200亿元人民币”提高至“不超过1600亿元人民币”。招商证券将两融业务规模上限从1000亿元增加至1500亿元。今年1月华泰证券已将两融总规模上限调整至1500亿元。

 在行情火爆的时候,有些投资者发现自己在交易系统中已经不能顺利拿到额度,或者被降低了杠杆,营业部告知投资者要等其它投资者释放两融额度才能出借。不过,记者调查发现,这一现象在行业内并不普遍,有些中等规模券商确实存在难以给客户出借资金的情况,但大券商和部分小券商手里还是有不少额度。中州证券董事长菅明军表示,公司去年以来资本中介业务表现尤为突出。以融资融券业务为例,截至今年3月末,公司融资融券余额已超过112亿元,较去年末增长52%左右。按照当前监管部门规定的50万元的融资融券业务门槛,中州证券仅开发了1/3的客户,尚有2/3客户没有开发,所以两融业务的增长潜力十分巨大。

 此外,在近期中证协对券商的上市培训活动中,有53家证券公司参加,其中有28家股份公司,包括东海证券、浙商证券、华安证券等。另外,有25家是具有上市/挂牌意愿的有限责任公司,包括齐鲁证券、平安证券、长城证券、中金公司等。在上述28家股份公司中,浙商、华安、国泰君安、中原、第一创业已经进入A股上市预披露阶段,而东海和恒泰处于首次公开发行辅导期,备战IPO申请;湘财证券已经登陆新三板;中纺投资则已经完成了对安信证券100%股权的收购。中原证券也明确重启了A股IPO之旅。这些公司上市融资将为两融业务提供更多弹药。

 如果从券商行业开展该项业务的净资本规模考量,还远远没有达到两融业务上限。有分析师表示,理论上限是净资本的5-6倍,但当前实际上是净资本的2.3倍,同时券商的净资本还在不断做大过程中。例如,上周有五家券商进行融资,中信证券发行期限为91天的短期融资券50亿元;广发证券发行期限为90天的短期融资券30亿元;东兴证券发行期限为4年的公司债券20亿元;华泰证券发行期限为90天的短期融资券30亿元;海通证券发行期限为5年的次级债150亿元。

 2014年券商的净资本总量为3453.88亿元,理论上可以支持2万亿元的融资规模,并且券商净资本是动态变化的,今年券商一直通过各种方式做大资本金,所以目前离融资融券规模上限仍有较大空间。截至4月16日,融资融券规模1.75万亿元,比2014年底增长了70.73%。业内分析师表示,在不考虑股权融资以及净资本监管指标修改的前提下,按照2月底行业9800亿元的净资产来算,净资产与负债的比例不得低于20%,负债上限规模为4.9万亿元。综合考虑杠杆率等其他影响因素,融资融券规模有可能超过3万亿元。另外,如果考虑到行业股权融资不断增加,以及净资本监管指标可能调整,融资融券的上限规模可能更高。目前来看,“天花板”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近。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