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货币/债券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5年04月14日 星期二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债市策略汇
信用产品

 ■债市策略汇

 利率产品

 光大证券:

 开始出现交易性机会

 供给压力未有缓和,股市火爆分流债市资金,这是目前债市供需面的两个利空因素。对于供给冲击,社保基金获准投资地方政府债、财政部发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管理办法》都显示政策积极寻找长期资金对接、解决地方政府债务置换的态度,对于置换债务全面市场化的预期可能过于悲观。而股市分流更多的影响是银行理财部分的,而非存款,因而对于信用债的压制将比利率债更明显。近期短端资金利率出现明显下降,货币市场与债券市场的收益率倒挂得到缓解,利率债收益率曲线也随之陡峭。我们在2015年年度策略中将短端利率水平定位于3.0%附近,目前已经在慢慢接近。供给冲击最悲观的时期已过,如有实际政策推出,长端利率将有明显下行,否则高位徘徊可能性较大,但风险已经大大削弱。开始出现交易性机会,城商行、农商行3月超配利率债,尤其是政策性金融债已经显露部分迹象。

 东北证券:

 二季度大概率处于震荡格局

 在经济悲观预期没有完全改变的时候,长期利率上行空间不大,但下行空间也有限,估计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3.25%-3.65%之间波动。从历史数据看,国债收益率历史均值往往是供求力量均衡的位置。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3.4%-3.5%左右的位置运行时间比较长,以震荡为主,选择方向。衰退周期中,对货币政策宽松是债市走牛的主要驱动力,而政策宽松不及预期和资金成本约束可能成为债市走势的不容忽视的力量。资金成本刚性,意味着债券收益率下行幅度不大,二季度债市大概率处于震荡格局之中。债券收益率已在中性位置以下的水平,期限利差已压缩到历史低位,债券收益率下行的动力减弱,但上行幅度也有限。

 信用产品

 西南证券:

 配置价值凸显

 随着高等级信用债(尤其是城投债)收益率逐渐上行到贷款利率水平,信用债目前的配置价值已然凸显。虽然城投债跟随利率债的调整近期出现了明显的收益率上行,但考虑到城投债是地方政府债务转换计划实实在在的受益者,我们认为未来城投债的表现仍旧值得期待。目前仍然可以重点配置大概率被纳入地方政府预算的城投债品种。另外,由于城投债市场很难出现明显的分割,某些城投债即使不被纳入地方政府预算,但其仍然会跟随纳入的品种出现收益率下行。因而,更为激进的投资者可以考虑适当配置一部分绝对收益率较高,但纳入地方预算可能性不大的城投债品种,博取更高的收益。

 国金证券:

 低等级信用利差收窄概率较大

 虽然中高等级信用利差(非城投债)已经在历史低位,但是在较差的经济基本面和宽松的资金面配合下,短期内信用利差依然将维持低位。对于低等级信用债,在管理层化解信用风险的大思路下,信用债系统性风险在下降。今年只可能发生个别的点状信用事件,而不会产生大规模的信用事件(无论是产业还是城投)。因此,作为原本就比较稀缺的高收益债券资产,在宽松的资金面以及不断被引导下行的资金价格驱动下,低等级信用利差收窄概率也较大。4月份,在信用利差大概率收窄或者维持低位的情况下,信用债较利率债吸引力更大,配置信用债赚取套息差(久期2-3年)是一种相对安全的策略。与此同时,也要做好拉长久期、择机进攻的准备。

 可转债

 中金公司:

 跟涨能力将明显提升

 维持“终点难惊喜,过程不放弃”的判断不改,更多是个券和轮动机会的把握。考虑到资金涌入趋势不改,加上打新后股市上涨的学习效应,以及政策预期升温,本周银行等权重股将继续推升股市上行。蓝筹股偏正面,高估值的中小盘股会有压制。4月底前合计有近50亿元转债将迎来赎回登记日,“僧多粥少”格局难改,择券空间和可操作余地大为降低。转债估值在上周大幅压缩之后,跟涨能力将明显提升。整体来看,短期建议投资者以持券待涨为主,并对民生、歌尔、深机、吉视等品种尝试增持,浙能转债面临的电价调整风险也在上周得以释放。歌华、深机、齐峰等转债具有转股后持有正股的价值。最后,天士力、澳洋顺昌正股及打新机会仍值得继续关注。

 国泰君安证券:

 股票之喜 转债之悲

 转债整体跑输正股的现象已经持续近两个月时间,存量规模的大幅收缩叠加流动性匮乏,导致转债市场逐渐演变为“僵尸市场”,如果后续银行板块能够继续补涨,民生转债触发强制赎回条款只是时间问题,届时转债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大幅缩减。现阶段正股的快速上涨引发转债相继退市,股票市场的“狂喜”已演变成转债市场的“悲伤”,但无论怎样,转债作为债券投资者参与股市盛宴的渠道之一,不应该被抛弃。标的方面,继续推荐暂未进入或刚进入转股期的转债,给予浙能、洛钼、歌尔、电气、齐翔、格力转债“增持”评级。(葛春晖 整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