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7版:大众理财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5年03月28日 星期六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络配资炒股:低门槛 高风险
张莉

 ■ 投资潮流

 □ 本报记者 张莉

 

 “最近市场行情上涨较快,很多客户都跑到平台来要求做配资业务,股票配资的成交量飞速膨胀,以前1个亿的交易额现在只需要三四天就可以做到。”深圳某平台配资专员感叹。这一轮牛市行情,让不少互联网平台的配资产品成为大众投资者寻找杠杆资金的热门渠道。

 由于互联网金融风潮渐起,传统留存于线下的民间配资如今换上华丽的“马甲”,成为各类互联网平台旗下盈利可观、风险可控的创新业务。而伴随配资需求的极速上升,这类互联网配资业务自身模式也发生了转变,从撮合资金双方赚取利差转而成为嫁接券商、信托以及其他资产管理公司渠道的“资金中介”,其业务成长速度惊人。不过,有关配资业务的高杠杆、低门槛的风险及争议频频见诸报端,需要参与配资炒股的投资者应警惕风险。

 线上配资业务潮涌

 如果在搜索引擎上输入“股票配资”四个字,一大批打着各种“杠杆炒股、免息配资”广告语的配资平台网站便跃入眼中,看得人眼花缭乱。自去年牛市行情启动以来,各类互联网配资业务风生水起,不少成立较早、专注股票配资业务的P2P平台,如今累计成交规模大多达到数十亿元。据业内反映,每日的在线配资需求仍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

 “目前不少线下配资业务逐渐转为线上配资,重要原因在于互联网用户和当前炒股用户相互重合,而相比线下的配资业务流程,其获客成本和维护成本都会比较小,这也促使了互联网配资业务规模大幅度上升。”曾在某资产管理公司负责配资业务的林生表示,由于线下的配资流程中审核时间长、沟通成本较高,对于如今的在线开户而言越来越难具有吸引力,使一批线下的民间配资公司纷纷触网,专做互联网平台。

 据深圳一家平台配资业务的融资专员介绍,只要计划进行配资投资的客户与平台签署意向合同,平台就会将资金存入指定的银行账户和股票子账户,客户在存入一定额度的保证金后,便可以利用平台借出的资金进行交易。“假定客户拿1万元的保证金配资,即可扩大资金杠杆获得5万元借款,共计6万元资金操盘。”

 据了解,上述平台股票配资比例为1:5,配资月息1.8%,交易手续费为万分之八。对于一些较为成熟的配资人,从过去平台撮合的交易来看,配资的年化利率接近12%,是传统模式的一半左右。而从行业数据上看,由于运营成本相对降低,已有数家平台提供的配资成本降至15%以下。

 配资模式多元化

 随着互联网配资业务日渐火爆,不少平台的业务模式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据林生介绍,此前一些P2P平台仅做资金出借方和资金需求方之间的信息中介,股民通过互联网平台提出配资申请后,筹集相应比例资金,平台则收取相应的中介费用。而平台主要的资金来源则属于线上其他有闲置资金的大众理财者或线下配资公司。

 不过这种分散化的资金配置模式由于规模小、客户不集中,造成交易量很难迅速推高。为改变这种方式,目前不少平台选择新增券商、民间资产管理等第三方机构,平台自身化身为“资金批发商”,通过融资交易放大杠杆,在机构方获得资金之后再批发给下游的散户投资者。

 据业内人士分析,这种模式的变形,不仅可以迅速放大配资平台的业务规模,同时可以让更多散户获得更多资金,减少原有限制,通过分散化的资金配置降低风险。

 高风险配资游戏

 尽管配资业务日益获得投资者追捧,但业界对互联网配资业务及模式的争议颇多。在上述配资从业人员看来,由于互联网配资降低了传统融资门槛,同时提高了资金杠杆,对于不少资质不足、风险承受能力不高的小散而言,的确充满风险。

 假设某投资人自身有10万元,配资50万元,5倍杠杆,亏损警戒线则为本金的50%,止损平仓线为本金的70%。如果配资人投资组合亏损下跌11%就会被要求追加保证金,否则平台就会强行平仓。如果杠杆放大到10倍,则持仓组合下跌7%左右,投资者就得面临血本无归的局面。“互联网配资对于资金出借方和平台而言都是稳赚不赔的生意,而对投资者而言,肯定是一种风险极高的投资选择。”林生表示。

 据上述配资平台负责人介绍,在签订配资合同之前,平台会明确投资人配资的相应规则,包括资金规模、资金使用期限、杠杆大小、可投资标的范围以相应风控措施等内容。为防止投资人出现爆仓,平台融资专员往往会建议配资人杠杆不要做得过高,同时会实时监测投资人持仓情况,以防过于激进的操作。

 对于投资者而言,业内人士建议,股票配资的门槛固然不高、资金使用杠杆较高,但投资者需要明确自身的风险等级,选择合适的杠杆和配资标的。与此同时,配资投资相比自有资金炒股,要有更严格的操盘规则,对股指涨跌加强敏感度,提前对风险进行控制,防止出现爆仓风险。

 CFP图片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