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基金/机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5年02月26日 星期四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余额宝背后的利益博弈
兴业全球基金 周树明

 □兴业全球基金 周树明

 

 内蒙君正春节前夕的一纸公告,确认了此前与蚂蚁金服围绕天弘基金增资与认购协议的纠纷最终以和解收局。这与我们之前的预计相符,即余额宝作出一定的让步,从而完成了对天弘基金的控股。回顾博弈的过程,博弈双方都堪称理性。

 2013年余额宝横空出世,短短两年内客户数过亿,资产管理规模近6000亿元,堪称财富管理行业的奇迹。但创造奇迹的阿里,也许是对奇迹的出现事先未能充分预见,以致在这块巨大的蛋糕面前,留给了利益各方足够的博弈空间。

 余额宝的诞生几乎可以说是“碰”出来的。寻求在货基上有所创新从而扩大管理规模的基金公司和在互联网金融方面跃跃欲试的阿里,双方在一个合适的时间点,因为一定的人脉联系以及想法碰撞,创造了余额宝。之所以说是在一个合适的时间,是因为阿里竞争战略需要鼓励支付宝客户将更多的钱存放在支付宝里,但阿里不是银行,监管政策不允许给支付宝的存钱支付利息,这样客户宁愿将钱存银行里,只在必须时才将需要的钱转到支付宝里。但借助一下货币基金工具,不能付息的限制就绕过去了。而问题是,在支付宝客户受益从而增强了黏性的同时,支付宝自身却要损失一大笔银行利息,而支付宝当初正是靠着巨额利息才飞快地实现了盈利。由此可见,是更高的战略需求使得阿里作了利益选择。更关键的是,余额宝能否诞生当时还有极大的不确定性,据说之前其他几家基金公司类似的尝试想法并未得到监管层的首肯,所以余额宝的诞生其实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勇于尝试是互联网的精神,阿里试探性地伸出了这一脚,相信也做好了随后再和其他基金公司类似合作的准备,但之后的迅猛发展显然大大出乎阿里的预料,阿里迅速调整了战略。而且阿里很快认识到,对吸纳了如此多阿里客户的天弘基金没有任何股权上的控制,这是大大失策了。一开始只是为了解决支付宝自身需要在金融领域寻找解决方案而“试试水”,用马云的话说,“几百亿就很好”,没想到一下子成了“巨鳄”,巨大的资源有失控的风险,阿里只有抓紧亡羊补牢了。

 当然,没有阿里的余额宝是难以想象的。很快,2013年10月9日阿里巴巴与天弘基金各股东达成框架协议,阿里巴巴出资11.8亿元,占增资扩股后天弘基金51%的股权,另一股东内蒙君正则需要增资6943万元,持股比例由36%降至15.6%。

 但之后内蒙君正却与阿里在增资协议的细节上起了纠纷,内蒙君正迟迟不肯掏钱扩股,当然不可能是因为内蒙君正缺这点钱,也不太可能是因为民营企业的君正突然为天弘的其他国有股东操起了国有资产流失的心。我们不讨论双方的是非,纯粹在商言商,君正这次却是进行了一场聪明的利益博弈。阿里之前的失策,让内蒙君正看到了博取更多利益的机会。君正当然不会不懂阿里的重要,没有阿里就没有余额宝,而且当初与阿里的合作换成任何其他基金公司,结果可能也不会有太大的区别。也许阿里认为,余额宝的一切都是阿里给的,天弘原股东跟着分享的已经够多了。但是,问题在于博弈的出发点是现在,现在利益的划分规则并非根据大家之前的贡献。现在余额宝是个下金蛋的鸡,内蒙君正可以享有扩股前的36%,而扩股后只能享有15.6%。当然内蒙君正不可能拒绝阿里的入主,如果阿里彻底掀桌子,另起炉灶的话,那对内蒙君正来说绝对得不偿失。但关键是,今天的阿里还可以轻易另寻平台吗?恐怕君正已清楚地看到,虽然没有阿里就没有余额宝,但余额宝发展到今天,1亿多客户已囊括了支付宝绝大多数客户,阿里要另起炉灶也将面临巨大的成本。近期阿里入股德邦基金,既是在金融行业继续布子,更是对内蒙君正施压,但真要和德邦合作再搞个余额宝的概率其实微乎其微。因为阿里就算再弄出一个新的余额宝,要实现客户从原余额宝大量迁移至新平台也做得到,但如果以为阿里大旗一挥就能让客户主动迁移,那肯定是不现实的。只有切断余额宝客户直接的消费功能,逼迫客户从余额宝退回支付宝,再导入新的余额宝平台,才能在淘宝、天猫等支付消费。这招估计灵,但这样折腾,对客户体验和阿里的形象来说,成本恐怕太高了,这还没算天弘可能的反击。况且,真到了另起炉灶这一步,阿里也没必要在德邦搭这个平台,完全可以重新成立一家绝对控股的基金公司作平台。所以内蒙君正肯定也看清了,阿里早已不再可能进退自如了,找些理由,扩股的进度多拖一拖对内蒙君正并无不利,多拖延一天,就可多分一些收益。就算仲裁输了,也不过到时缴款增资就是。

 所以,内蒙君正正是看清了余额宝今天已是既成事实,阿里要另起炉灶并非易事,多博取一些利益的倾斜是可行的,所以才敢如此这般。而这一点的利益让渡要求对阿里来说尽管不情愿,但要阿里彻底掀桌子,大家两败俱伤却还大大不至于。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