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前沿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5年02月16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汽车智能化将重绘汽车业竞争格局与产业链生态
□芝加哥大学经济系访问学者 刘春长

 一、汽车智能化的主要技术路线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汽车在能耗、安全和娱乐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互联网技术以及汽车业的创新技术来看,目前汽车智能化主要体现为车载信息和娱乐系统、汽车安全和自动驾驶辅助系统,以及车辆互联下的无人驾驶系统等三大不同层次但又互相关联的技术路线。

 汽车智能化的第一个层面的技术路线是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的发展与应用。与机械工程师强调发动机的性能、底盘的舒适性等汽车硬件本身不同,在IT思维体系下,智能汽车不再仅仅是一个交通工具,更是一个硬件和软件兼容的移动的信息与娱乐交互平台,也即Infotainment。目前的车载娱乐信息系统的功能主涵盖包括娱乐、GPS导航、上网在内的一系列应用。

 汽车智能化的第二个层面的技术路线是汽车智能安全与辅助驾驶系统的发展与应用。智能安全与辅助驾驶系统主要体现为通过电子化、数字化来实现对车辆更好的控制,代替原来由机械操作完成的、或不能完成的功能,包括自适应巡航系统、车道偏离警告、预测性紧急制动、夜视辅助系统、自动出库待命以及自动泊车等。

 汽车智能化的第三个层面的技术路线是的车辆互联的智能交通系统下无人驾驶。汽车智能安全与辅助驾驶系统研发的终极目标是汽车无人驾驶,即汽车能够感测周围环境并通过控制装置自动行驶。但要实现真正的无人驾驶不但取决于人与车的智能交互,还取决于车与车的智能互联,以及车与路面、信号灯和其他交通基础设施的智能互联。只有车与车、车与人、车与路通过互联互通实现信息共享,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对车辆进行有效的引导与监管,无人驾驶才有可能成为现实。目前的车联网(IOV:Internet of Vehicle),意图借助车内网、以太网和MESH网络等三张网络,实现V2V(Vehicle-to-Vehicle)和V2I(Vehicle-to-Infrastructure)的互联技术解决方案,也许是未来智能交通下的车辆互联系统的雏形。

 无人驾驶技术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开放的、智能的车载终端系统平台,传感器技术及传感信息整合,语音识别技术,云计算与服务整合技术,短距离无线通信和远距离的移动通信技术,以及把位置信息作为关键元素的特色互联网应用技术等数字化、自动化和互联化等几方面的技术。目前来看,汽车智能化尚处于初级阶段,即车辆配备智能、娱乐、通信和导航等设备或者具有一定的辅助驾驶功能。而未来汽车智能化的终极目标,应是车辆互联系统下的真正自动驾驶。

 谷歌此前展示的无人驾驶汽车,严格来说也只是半自动混合驾驶技术,属于汽车智能安全与辅助驾驶系统的范围,因为它通过摄像机、雷达传感器和激光测距仪来“观察”其他车辆,并使用详细的地图来进行导航,并同时保留了人工驾驶系统,且使用的是如雷克萨斯RX和丰田普锐斯等第三方的传统车辆。当然,谷歌发布的无人驾驶汽车,没有了方向盘、刹车以及油门等传统设备,利用安装在汽车不同部位的激光雷达、摄像机和测距传感器等设备,并应用事先绘制的详细精确的导航地图,再通过计算机系统模拟人工智能,且完全取消了司机来实现无人驾驶,无疑是无人驾驶技术的一次“重大突破”。

 二、汽车智能化将显著改变汽车业的竞争格局与产业链生态

 未来汽车发展的两大趋势是智能化和电动化。如果说,汽车的“换心”体现为汽车的电动化,那么,汽车的“换脑”将体现为汽车的智能化。目前来看,汽车业正处于一个由传统汽车向智能汽车的“换挡”(Shift)期,汽车的“换脑”(汽车智能化)突破临界点的速度有可能比汽车的“换心”(汽车电动化)快得多。汽车智能化必将重构汽车行业产业链的生态系统,也必将对汽车这一传统产业竞争格局带来深远的影响。

 首先,从需求端来说,消费者对汽车性能的要求将日益聚焦于汽车的信息服务与人工智能性能,软件服务、电信运营等行业将成为汽车智能化领域的主角之一。在流水线制造引发的汽车制造革命的过去一百多年里,汽车一直是由机械工程师主导,以封闭的体系进行生产,而消费者主要根据动力性能、燃油经济性等指标来选择购买汽车。而现在,在信息科技革命全面渗透汽车业的大趋势下,汽车行业“智能”革命已经开始,在行驶途中的互联网、移动设备连接性能,以及可以获取的网络服务是否丰富将成为人们选择汽车的主要考虑。可以预计,未来汽车业的竞争焦点将过渡到由IT工程师主导的软件和服务性能。

 与此同时,软件服务、电信运营等行业也将在汽车智能化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汽车正在变成终极移动设备,将成为推广互联网软件和移动通信应用服务的下一个新市场。导航地图软件、车载系统的语音识别技术等也必将在智能汽车上广泛应用。美国电子消费制造商协会估计,目前大约17%的美国家庭拥有一辆连接了通讯和安全系统的汽车。当汽车成为一种新的互联网应用介质时,必然会带动新一轮内容供应商与通信服务供应商的繁荣。

 其次,从企业的角度来看,由于无人自动驾驶、车联网等技术的日益成熟与应用,更多的汽车“业外”企业将参与全球汽车产业的分工体系。从传统车厂与IT科技企业的竞合关系来看,以谷歌为代表的IT企业凭借强大的后台数据、网络技术、智能软件的支持,能够很好地实现车与云端的互联,必将颠覆传统汽车产业的发展规律。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并不是传统的借助GPS卫星定位的“无人驾驶”,而是应用了谷歌自己研发的多种感应设备和智能软件,包括摄像机,雷达感应器和激光设备等,使得汽车能够360度全方位感应。以前的分析大都认为谷歌公司只专注于无人驾驶的软件设计,然后再授权给车企用于车载技术。但通用产品规划负责人认为,如果谷歌坚持研发其无人自动驾驶汽车,并开始尝试自主研发汽车的设计与生产,它可能会成为通用汽车未来的强势竞争对手。因此,由于科技企业与传统汽车企业的产品开发理念不同,同时最尖端的IT和人工智能(AI)技术大都掌握在那些汽车业外的科技企业手里,因此未来有可能出现汽车公司与信息科技公司争夺未来智能汽车领域发展主导权的竞争。

 第三,从汽车产业的国别竞争来看,未来一国汽车业的国际竞争力不仅取决于传统汽车的制造能力,更取决于包括网络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交通设施信息化技术等在内的产业竞争力。由于汽车的智能化离不开网络通信、地理信息服务、交通基础设施信息化等基础服务能力的支撑,汽车的“换心”与“换脑”将大大拓展汽车产业竞争参与者范围,硅谷既有可能颠覆底特律,也更有可能硅谷联手底特律颠覆全球汽车产业的竞争格局。虽然目前无论是欧系、日系、韩系还是美系汽车制造商,都在加大汽车智能化的研发力度,但美系汽车制造商由于有硅谷的助力,有可能在未来的全球智能汽车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从而超越德系与日系的汽车制造商。

 第四,汽车智能化的发展将对汽车销售与服务的产业链、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汽车智能化技术使汽车的操纵更简单、动力性和经济性更高、行驶安全性也更好,由此汽车保险、汽车金融、汽车销售、汽车维修服务、二手车买卖等汽车服务的形态也将发生巨大变化。比如,互联汽车的出现,车辆状态的在线检查、在线年检、在线监控将成为现实。同时,汽车智能化的发展也将有利于解决交通阻塞、燃油成本、交通安全等一系列问题。美国交通部根据最新的数据进行分析,如果能够大面积地普及V2V以及相关的V2I(Vehicle to Infrastructure)技术,交通事故将大大减少。这必然会改变汽车保险的经营模式。同时,有实验表明,采用联网智能交通技术,短途运输效率可提高近70%,道路网的通行能力可提高2-3倍,这也必然对汽车的绿色化技术以及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从战略高度支持本土车企加快发展汽车智能化技术

 智能汽车的出现不仅给我国汽车工业带来新的挑战,同时也为我国汽车工业转型升级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我国应从两化融合的战略高度,在战略与政策层面支持本土自主车企加快发展汽车智能化技术。

 一是从两化融合的战略高度积极制定促进汽车智能化的国家专项规划和政策。而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不仅在发动机、动力总成领域处于追赶阶段,在无人驾驶技术等汽车智能化方面与欧美及日本企业相比,战略意识与技术实力差距不小。我国一些高校实验室的无人驾驶技术与自主车企所需要的能够实现量产的自动驾驶技术存在着产学研脱钩的现象,高校、研究所实验室“从上到下”的技术方向与车企注重实际量产、“从下到上”的技术应用路线难以形成合力。因此,及早从国家战略高度做好汽车智能化的顶层设计,推动汽车智能化行业共同的技术标准的形成,制定汽车智能化的产业规划和政策,推动本土汽车企业更好的结合自身特点制定发展汽车智能化的规划和长短期的市场策略,应及早提上议事日程。

 二是积极扶持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随着汽车智能化的深入发展,电子产品在汽车中的应用将逐渐从传统动力总成控制、汽车安全控制系统转向智能导航、车载娱乐、信息处理、移动通信服务等。如果以单车电子件1.5-2万元平均用量测算,未来智能汽车市场中汽车电子产品的市场空间可望接近3000-4000亿元。因此政府可在汽车电子智能化发展方面出台扶持政策,促进汽车电子等产业的发展。

 三是以扩大信息消费为着力点,推动移动通信、互联网与汽车业的融合创新发展。据预测,2020年我国车联网服务市场将突破2000亿元,这将给我国的通信业和互联网产业带来新的、稳定的巨大市场空间。因此,应出台扶持政策,支持我国三大通信运营商与汽车厂商合作,提供汽车端的移动通信与互联网服务,实现车、人、城市网络的互联,促进我国交通运输业的智能化与绿色化。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