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J12版:固定收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5年01月12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转债基金业绩出色 货基吸引力逐渐下降
□招商证券 宗乐

 □招商证券 宗乐

 

 2014年,资金利率逐渐下降,流动性渐趋宽松,资本市场呈现出了“股债双牛”的喜人走势。在此期间,不论是股票投资者还是债券投资者都获得了满意的投资回报。不同的是,股票市场的走强是从下半年才开始启动,而债券市场的牛市则基本贯穿了去年全年。

 数据显示,2014年中债总财富指数和中证转债指数分别上涨了11.2%和56.9%(同期上证综合指数的涨幅为52.9%),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去年债券基金的整体平均收益也创下了近年来的最好成绩。2014年所有的债券型基金均获得了正收益,债基整体的平均收益率为21%。分类来看,纯债基金、一级债基、二级债基的平均收益率分别为11.7%、16.4%和31.4%。其中,建信转债增强A、长信可转债A、和博时转债A的收益高达97.2%、95.1%和93.5%。

 转债基金业绩出色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转债板块整体去年涨幅显著,为该类基金取得丰厚收益创造了良好条件。第二个原因是,债券基金可以通过回购等方法增加债券投资的占比,使得基金的债券仓位超过100%,这就放大了所持债券资产价格变化对基金净值的影响。上述三只业绩靠前的转债基金在去年三季度末所持有的转债资产占基金净值比依次为126.9%、156.3%、和164.5%,均使用了不同程度的杠杆。

 剔除转债基金之后,收益排名较靠前的债券基金则为博时信用债A(88.4%)和易方达安心回报A(77.7%)。但仔细分析其投资组合之后我们发现,这两只基金去年三季度末的转债配置比例分别为131.4%和84.3%。可见,较高的可转债配置应是这些债券基金去年取得出色业绩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了剔除可转债对债券基金业绩的影响,我们考察了所有在合同中明确规定不能投资可转债的纯债基金的投资业绩。结果显示,在这些质地纯正的纯债基金中,2014年业绩表现最优的三只基金分别为广发纯债A(19.24%)、大摩纯债稳定增利(19.16%)和新华纯债添利A(17.96%),显示了较强的固定收益投资能力。

 纯债基金:

 关注业绩的长期性

 在挑选纯债基金时,投资者实际上是在挑选基金经理的固定收益投资能力。换言之,这类基金的投资收益仅来源于固定收益资产的价格变动以及票息收入,而不会受到股票市场波动的直接影响。因此,基金经理固定收益投资能力的稳定性是决定纯债基金投资回报的关键因素。

 债券基金经理对固定收益市场的把握主要是通过对宏观经济、货币政策以及市场利率走向的判断等来实现的。由于这种宏观分析判断能力的延续性较强,加上债券市场波动受投资者情绪的影响较小,因此债券基金业绩的延续性比股票型基金强。对于纯债基金的投资者来说,要关注基金历史业绩的稳定性,同时选择风控能力强、基金经理管理年限较长的产品。

 一、二级债基:

 重大类资产配置能力

 除了那些合同中明确规定不投资可转债的纯债基金之外,其他类型的债券基金都将或多或少的受到股票市场波动的影响,因此,大类资产配置能力(包括券种配置能力)成为这些债基能否获取理想收益的根本。

 经济增速放缓、货币市场环境宽松以及通胀水平持续处于低位,仍然是债券市场继续走牛的基础,但由于债券市场已经历了去年一整年的大牛市,2015年将呈现相对均衡的市场格局,未来的债券投资难度将会加大。

 可转债方面,近期转债价格在正股的带动下一路上行,未来能否继续向上则主要取决于正股的价格走势。基于对2015年A股市场的偏乐观预期,我们认为可转债仍有较高的配置价值,积极的投资者可以适当关注转债配置较高的债券基金。选择单只基金时,还需关注基金经理的个券选择能力。

 此外,根据2014年的经验,可转债基金在牛市中的进攻性并不亚于偏股型基金,预期收益和风险处于中高等水平。因此,看好股市的投资者可将转债基金纳入投资组合,而高风险偏好的激进投资者则可在二级市场上直接买入转债分级基金B份额,获取更高收益。

 货币市场基金:

 投资吸引力逐渐下降

 此外,货币基金2014年的平均收益为4.6%,尽管略高于2013年的4.1%,但由于近期偏股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收益理想,赚钱效应吸引投资者将资产转投至预期收益更高的基金品种,相比之下货币基金的投资吸引力逐渐下降。投资者可以将货币市场基金作为现金管理工具,满足日常的流动性需求,在选择单只基金时要精选那些规模较大、流动性管理能力出色、静态收益较高的货币基金产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