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海外财经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4年12月19日 星期五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佳能无人工厂大幅削减成本
张枕河

 □本报记者 张枕河

 

 作为电子巨头之一,通过机器人、无人搬运机等创新,佳能公司从“单元生产”到“机器单元”,再到创立世界首个数码照相机无人工厂,大幅度降低了人力费用。在提高成本竞争力的同时,也反映出日本企业在进行工业4.0革命上所做出的努力。

 致力于无人化作业

 日本是无人化生产的创始国,在该项技术上具有明显优势。1984年4月9日,世界上第一座实验用的无人工厂在日本筑波科学城建成,并开始进行试运转。所谓无人工厂就是全部生产活动由电子计算机进行控制,生产第一线配有机器人而无需配备工人的工厂,但是对于数码相机等产品实现无人化生产难度却非常大。

 为寻求廉价的劳动力而将工厂转移至海外的做法非常简单。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当地的人工费也必将出现上涨。如果接下来再转移至其他地区,就好比一切重新开始。佳能始终意识到这个问题。为此佳能选择的是推进尽可能不借助人力的“完全自动化”的道路,尽可能地减少因人工费而产生的影响,来灵活实现优化生产。

 更为知名的是在数码相机领域,佳能将在数码相机组装阶段完全使用产业机器人的生产线,该无人化生产线计划2015年在日本国内两家工厂进行运转。佳能此前一直在推进组装工序自动化,自2013年起就在一部分工序中采用了无人化生产,此次是在精度要求非常高的数码相机领域进行全球首创的无人化生产挑战。佳能计划2015年前后将主力工厂大分佳能与可换镜头基地宇都宫事业所的部分组装工序完全自动化。佳能近期还将着手对生产装置进行改进,对数码相机部分型号可以从组装直至包装进行无人化作业。

 佳能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就引入了每名操作人员负责多个组装工序的“单元生产”方式,明显提高了生产效率。近年来,其技术发展到“机器单元”方式,将人工难以处理的微细零件等的组装交由产业机器人处理,逐步实现少量人员生产。

 大幅缓解成本压力

 佳能加强生产技术的经营姿态已在财务数据上得到明显体现。在过去十年里,平均设备投资额与销售额之比为9%,这几乎是尼康和理光的2倍。佳能的机械设备等有形固定资产与销售额之比超过30%,这仍然是其他竞争公司的2倍。从另一个侧面来看,佳能有充裕的资金来购置最先进的设备也反映出其成本压力较轻。

 日经新闻的评论认为,虽然数码相机是日本厂商擅长的领域,佳能、索尼、尼康三家公司占据全球近一半市场份额。但该领域价格竞争非常激烈,不少相机厂商不断将生产委托给从事电子产品代工服务的海外企业,但成本依旧居高不下,如果无人化作业技术完全成熟,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其成本高企问题。

 分析人士还指出,数码相机由需要精密加工技术的镜头、进行图像处理的半导体、防抖传感器等附加值高的零件和材料构成。如果进行成品组装的主力工厂能留在日本,就能将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零件和材料厂商也留在日本国内,使新产品从策划阶段就能发挥联合开发的优势,并有助于维持包括交易伙伴在内的工作岗位。

 佳能计划在无人化新生产线走上正轨后,在其它海外工厂也将陆续引进该生产线。尽管目前看,全面实行无人化生产难度非常大,但最大程度减少人力成本的理念无疑是符合时代要求的举措。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