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份起,中国期货业协会与河南、湖南、山东、陕西等九个证监局共同发起,联合开展“期货服务上市公司”活动,引起市场良好反响。在日前举行的中国国际期货大会期间,协会与中国上市公司协会联合举办的上市公司风险管理论坛也受到热烈欢迎。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中国期货业协会相关负责人。
中国证券报:当前大家普遍反映期货公司的服务能力与实体经济的巨大需求不匹配。《创新意见》也提出要提升期货经营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对这一问题您是怎么考虑的?
中期协:期货经营机构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是行业存在的根本。就目前来讲,我国上市公司对期货市场的利用类型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根据期货市场的价格信号来制定或调整经营计划。二是利用期货市场锁定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和销售价格;三是运用期货市场来规避外汇和利率的波动风险,这方面的风险越来越大。四是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市值管理。
这要求国内期货经营机构由传统的单一通道业务向期货及衍生品服务提供商的定位转型,充分发挥风险管理和资产定价的基础服务功能,走特色化、专业化和差异化发展道路,建立健全包括期货经纪、投资咨询、中间介绍、资产管理、风险管理等在内的衍生品服务体系。
目前期货行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传统的单一通道业务已经难以满足保障国民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需求,期货经营机构需要按照新“国九条”的要求,将自己定位为期货及衍生品服务提供商,充分发挥风险管理和资产定价的基础服务功能,走特色化、专业化和差异化发展道路,建立健全包括期货经纪、投资咨询、中间介绍、资产管理、风险管理等在内的衍生品服务体系。今后上市公司和期货公司的合作不再是单纯的期货通道这种情况,而是可以开展多方面的合作,在场外业务方面尤具合作空间。
中国证券报:在这个活动中,中期协在促进实体经济与期货行业对接和期货公司转型方面有哪些创新举措?
中期协:期货公司的转型升级既是大战略,也要从一点一滴做起。比如,要突破传统的单一通道业务,就必须切实提升服务质量,创新服务产品。中期协在设计期货服务上市公司活动方案时,将活动细化为三个阶段,在第二阶段即对接阶段,我们希望期货公司改变传统的免费提供售前服务、低水平营销拉客户、赚取廉价手续费的简单模式,从推动期货公司真正帮助实体企业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入手,通过风险诊断和建立标准化的服务流程体系的创新项目,提升服务质量,将通道业务、投资咨询业务等结合起来,实现服务升级。
具体操作上,我们将组织风险管理公司走近辖区,建立一整套上市公司风险管理评估体系,由专业团队对上市公司风险管理状况和管理能力进行诊断;对于风险管理内在需求强烈的企业,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方案,根据需要,期货公司再对其进行后续服务。实际上,期货公司一直以来对实体企业的服务其实也都是采取类似的流程,但是由于期货经营机构自身实力的原因,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服务质量更难以满足上市公司的要求。我们将企业按照规模、量级、需求进行分类别服务,大型特大型企业可以提供咨询,由企业自主建立风险管理体系;中小微企业可以直接采取购买产品的方式;一些企业可以采取合作套保、个性化定制的方式推行服务。通过高效优质的服务方式,实现期货行业与实体企业的双赢,为国民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张利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