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J04版:本周话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4年12月15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私募“拼团”应对差别对待
对于接待机构调研一事,有上市公司董秘大吐苦水,“现在很多个人投资者,随随便便一个,买了几千股,也说自己是私募,很不好分辨。所以现在如果不是大机构,我们都不会轻易接受零散投资者调研的请求。”而从目前私募机构的知名度来看,除了寥寥数家能让普通上市公司工作人员知晓外,大部分私募机构难以受到上市公司重视。

 实际上,无论是举办医药投资论坛,还是组织调研上市公司,这既是私募大佬们愿意为之营造的一种“圈文化”,同时也是中小私募机构应对尴尬处境的一个极佳选择。

 近期,深圳一位管理资产数亿的私募十分懊恼。此前,该私募由于看好一家上市公司,但是尚有诸多疑问,希望前往公司调研了解情况。不过尽管他费尽口舌,但是对方仍以“不方便”、“忙”作为推托。“不过这也可以理解,我的公司又没啥名气,资产规模又小,对方看不上很正常。”这位私募说。

 对此,上市公司方面也是颇有苦衷。“现在市场好起来了,平均每周都会接到四五个请求调研的电话。我们证券部也就两三个人,如果都要接待,还能做别的事情吗?”广东一中等市值规模的上市公司董秘坦言。

 对于接待机构调研一事,上述董秘大吐苦水,“现在很多个人投资者,随随便便一个,买了几千股,也说自己是私募,很不好分辨。所以现在如果不是大机构,我们都不会轻易接受零散投资者调研的请求。”而从目前私募机构的知名度来看,除了寥寥数家能让普通上市公司工作人员知晓外,大部分私募机构难以受到上市公司重视。而对于卖方研究机构而言,由于中小私募体量小,券商从中所得分仓收入远不如公募等机构,其服务标准自然也会差一个档次,依赖卖方研究机构组织调研也难以如愿。

 在现实的催逼下,“拼团”调研已然成了中小私募们及其他投资机构的自然选择。格上理财研究中心研究员王璐指出,组团调研是机构投资者调研的一个普遍的现象,不仅是私募,还有公募、券商等金融机构的研究员等,都会参与组团调研。组团调研一方面可以引起上市公司的重视,使得一些没有强硬资源的调研者可以在组团调研的活动中见到上市公司的高层,获得关于上市公司更多的信息;另一方面,机构投资者在组团调研的过程中,可以将获得的信息进行充分的分享与交流,有助于在调研活动中更深入地了解到上市公司的相关情况。

 实际上,“拼团”调研只是私募机构“小强式生存法则”的一个路径,抱团集中持股也是较为典型的策略。

 据格上理财统计,三季度重仓股被私募机构共同持有的个股共15只,每只个股均被两家私募机构共同持有。除房地产和公用事业各有两只股票外,每只被重复持有的股票分布的行业也各有不同。有意思的是,一些重仓股直接遭遇了大佬级私募的持股撞车,比如医药行业的“新和成”在三季度被重阳投资和淡水泉投资同时看好建仓,而计算机行业的方正科技则受到淡水泉投资与泽熙投资的共同青睐。今年的黑马穗富投资的重仓股浪莎股份与国通管业,也分别在三季度被泽熙投资与民森投资看好持有。

 王璐指出,正常情况下,私募机构抱团持股是由于英雄所见略同。私募机构对某个行业、某个细分板块的个股共同看好就会发生抱团持股的情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