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58版:信息披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4年12月06日 星期六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公司股票复牌的提示性公告

证券代码:002069 证券简称:獐子岛 公告编号:2014—117

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公司股票复牌的提示性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重要提示:公司股票于2014年12月8日开市起复牌。

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在披露与部分海域底播虾夷扇贝大额核销并计提跌价准备的重大事项期间,为维护投资者利益,避免引起公司股价异常波动,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有关规定,经申请,公司股票(证券简称“獐子岛”,证券代码“002069”)自2014年10月14日开市起停牌。

2014年10月30日,公司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和第五届监事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部分海域底播虾夷扇贝存货核销及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议案》等事项,具体内容刊载于2014年10月31日《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及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2014年12月3日,公司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管理层自愿承担部分灾害损失与公司共度难关的议案》、《关于提升海洋牧场透明度与风险控制能力的议案》、《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员工持股计划(草案)》及其摘要等相关议案,具体内容刊载于2014年12月5日《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及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鉴于部分海域底播虾夷扇贝大额核销并计提跌价准备的事项影响重大,公司已于12月5日在召开了专项说明会。

经申请,公司股票将于2014年12月8日开市起复牌,敬请广大投资者关注。

特此公告

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14年12月6日

证券代码:002069 证券简称:獐子岛 公告编号:2014-118

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大华会计师事务所( 特殊普通合伙)《关于深圳证券交易所问询函有关事项的专项核查说明》的更正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14年12月5日在巨潮资讯网上披露了公司年审会计师《关于深圳证券交易所问询函有关事项的专项核查说明》(以下简称“核查说明”)。

由于工作人员疏忽,上网披露了较早未经大华会计师事务所( 特殊普通合伙)会计师签字盖章的版本,更正后的会计师核查说明结论与之前披露的核查说明结论一致,更正后的“核查说明”全文刊登于同日巨潮网,公司对上述差错给投资者和使用者带来的不便深表歉意。

特此公告

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14年12月5日

证券代码:002069 证券简称:獐子岛 公告编号:2014 – 119

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媒体关注事项说明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2014年10月31日,公司披露了《关于部分海域底播虾夷扇贝存货核销及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公告》及相关附件《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会议纪要》、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关于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部分区域底播虾夷扇贝监盘、核销及计提跌价准备会计处理的专项说明》,并于当日召开现场灾情说明会、网上投资者专项说明会。

2014年11月3日,公司收到长海县人民政府下发的《长海县人民政府关于给予獐子岛集团海域使用金优惠政策的批复》(长政发【2014】18号)。同日,大连市政府召开长海县海洋牧场灾情分析会,在认真分析了长海县部分海域出现的“北黄海冷水团”对深海底播虾夷扇贝生产造成的损失及其带来的影响后,积极提出应对措施和建议,就最大限度减少灾情损失提出应对措施和办法。

公司于11月3日收到大连证监局下发的《监管关注函》(大证监函【2014】154号),要求公司做好投资者沟通工作,如实、全面、准确披露相关信息。11月4日收到深圳证券交易所下发的《关于对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问询函》(中小板问询函【2014】第124号),要求公司就部分海域底播虾夷扇贝大额核销并计提跌价准备事项进行自查,并要求相关机构就上述事项出具核查意见。目前,监管部门已完成对公司的相关核查工作,公司也已按照要求完成相关事项的自查工作。2014年12月5日发布了一系列公告,以及2014年12月5日下午17:00-19:00召开了投资者及新闻媒体参加的专项说明会,现就相关问题进一步说明如下:

一、按常理生物死亡后会存有尸体,为什么獐子岛虾夷扇贝大面积死亡后,公司没有公布死亡贝壳的一些情况?

说明如下:

虾夷扇贝播到海底后,在约3年的生长周期里天养天择,存活率与生长周期呈负相关关系。因底播虾夷扇贝的成长受水深、水温、冷水团、底质、洋流等自然环境及饵料、敌害、海洋容量等生态环境影响较大,在底播后的翌年春季存活率一般约为50%,收获期时的回捕率一般为8%-16%,深海海域的存活率与回捕率更低。本次受灾海域的底播虾夷扇贝已在海底生长近2年或以上。

从公司底播多轮的海域情况看,过程中死亡的扇贝壳大多数不会留存在海底。原因为死亡后的贝壳较轻,会随着海流被冲走。同时,公司的存量抽测过程是为了评估存货价值,不记录死亡的贝壳情况。因此,本次灾害发生后,公司未公布死亡贝壳的情况。

二、公司春季的存货核查没有查出有虾夷扇贝生长异常,为什么到秋季存货核查就发现大面积死亡,8亿的存货是怎么突然就没了的?公司在獐子岛海域构建了北黄海冷水团监测潜标网,为何这些设备却没有发挥灾害预警作用?

说明如下:

4月左右繁殖期后、7-9月高温期后是虾夷扇贝死亡率较高的2个阶段。根据这一规律,公司每年4-5月、9-10月分别进行春季、秋季两次扇贝存量抽测。从以往的经验来看这一抽测安排是较为科学合理的。

公司于2014年5月完成的《2014年春季存量调查报告》中2011年、2012年、2013年的底播虾夷扇贝亩存量分别约为37公斤、29公斤、40公斤,显示包括本次核销减值海域在内的情况正常。2014年9月15日至10月12日,公司按制度进行秋季底播虾夷扇贝存量抽测。其中9月15日到9月24日主要调查内区(岛屿周边水深在30米以内的区域,水面浮筏养殖区域占很大比重),为内区底播提供依据。外区调查开始时间为9月25日。受天气因素与十一假期影响,出海日期7天。9月25日、26日、28日分别在乌蟒岛附近抽测11、12、13贝,未发现异常;10月8日在獐子岛西部抽测11、12贝,发现数量偏少,考虑到样本量与数据完整性不足,工作人员计划在进一步完成其他区域抽测结果出来后统一上报;10月9日、10月10日、10月11日在獐子岛南部和西部抽测11、12、13贝点位37个,并于10月12日抽测信息汇总形成獐子岛南部和西部11贝、12贝亩产严重偏低的判断。

发现部分海域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异常后,中科院海洋所于10月21日召开会议,根据中国科学院近海观测研究网络黄海站监测数据及开放航次调查数据,研讨了影响底播虾夷扇贝存活和生长的生态因子及其效应,探讨了獐子岛海域底播虾夷扇贝亩产下降的原因。中国科学院近海海洋观测研究网络黄海海洋观测研究平台的主要目标是监控北黄海的环境与生态情况,兼具调查与专项研究的功能。该平台系统硬件自2009年6月起历经5年时间基本搭建完毕,但数据采集分析及应用等软件方面尚处在不断完善阶段,尤其是在环境因素对生物具体影响的耦合关系分析方面刚起步。

因此未能在秋季抽测前发现底播虾夷扇贝亩产异常的情况。

三、公司秋季抽测时间为9月15日-10月12日,为什么直到10月14日才停牌,信息披露是否及时?

说明如下:

公司2014年秋季存量抽测工作的具体情况见“问题二”。10月12日抽测信息汇总形成初步判断后,由于此事项重大且公司首次遇到此类情况,同时此事项影响3季报及应于10月15日前发布的业绩预算修正公告,因此10月13日公司梳理了相关情况及适用规则,并与当日到公司参加“定向增发证监会反馈意见”中介机构协调会的机构进行了研究。10月14日开市起停牌。

按《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及时”是指自起算日起或者触及本规则时点的2个交易日内。因此公司的本次信息披露事项符合及时性原则。

四、为什么没有提前察觉到冷水团异常?其他养殖户有没有受灾?

说明如下:

冷水团是由冬季进入黄海的外海水与沿岸水混合而成,并因海面的冷却作用而下沉到深底层,冬季呈垂直均匀状态,4月起上层水因增温降盐而层化,下层水仍保持其低温(6~12℃)、高盐,它从每年的4月初到4月中旬开始形成并逐渐加强、9月以后随垂直混合逐渐加深而消失。冷水团能在夏季保证一定深度的海水处在相对低温高盐的状态,非常适合虾夷扇贝、海参等深海养殖作物的生长。但是个别年份也会因为北黄海冷水团的异常变化对生物生长、存活产生很大影响。

目前,公司乃至国内尚未建立完善的冷水团预警机制。公司对冷水团监测主要通过中国科学院海洋所主导在公司海域内建设的中国科学院近海海洋观测研究网络黄海海洋观测研究平台。该平台历经5年时间现已基本搭建完毕,但数据采集分析及应用等软件方面尚处在不断完善阶段:每个浮标的具体功能不同,工作频率10-30分钟1次,数据实时同步传输到獐子岛陆上基站和位于青岛的中国科学院海洋科学数据中心。潜标的监测指标主要为底层水温,工作频率10分钟1次,数据记入潜标存储器,3个月左右提取1次。尤其是在环境因素对生物具体影响的耦合关系分析方面刚起步。因此公司未能在秋季抽测前发现冷水团异常将对底播虾夷扇贝产生重大影响。

根据长海县海洋与渔业局《关于长海县增养殖业受冷水团影响情况的调查报告》(长海渔发[2014]161号),长海县的其他养殖业户及企业的底播虾夷扇贝亦有不同程度受灾情况。

五、本次公司对105.64万亩海域核销底播虾夷扇贝存货7.35亿元,到底有没有播下那么多扇贝苗,公司有没有虚增存货?

说明如下:

本次公司对105.64万亩海域成本约为7.35亿元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放弃本轮采捕,进行核销处理,核销产品价值明细如下:

单位:万亩、万元

注:其他包括播苗雇佣活水运输船运费、播苗人工费用等。

公司外部苗种收购流程为:每年10月-12月进行苗种收购及底播,由7人组成苗种收购小组(来自多个部门),负责苗种过秤计量、苗种抽标核算,苗种供应商必须把当天销售的苗种数量、重量、标数、所用箱子数与公司工作人员核实准确,并由公司收苗人员签字确认。过秤必须保证主秤员、复秤员和供货业户三人同时在场过秤,现场计算完成各项数据,填写《苗种收购过秤单》各方签字后分别由财务管理部、苗种采购部门、供货业户三方负责保存,支付供应商货款采用银行转帐或网银支付方式,不存在现金支付方式。

公司播苗流程为:苗种收购环节结束后,收购组长通知分公司经理指定的播苗船长苗种数量、箱数,由播苗船长组织人员进行底播生产。底播过程一般设4个播苗小组,播苗人员20-24人,根据播苗船长指令进行苗种底播,播苗箱子均为定制的播苗箱子,为保证苗种质量,箱子设计扣眼较大,流水通透性好,沙子及小颗粒无法留存。底播以经纬线度数标注,精确到秒。生产单位对苗种底播过程必须全程跟踪记录,填写《*苗种运输底播记录表》,并由相关人员签字确认。

经自查,公司在采苗时签订的购苗合同、苗种过秤单、验收记录单,播苗时的底播记录单,及支付供应商苗种款的银行付款流水等内部管控材料表明,公司在苗种采购与底播中有效落实了不相容岗位分离的原则,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

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公司本次核销的真实性发表核查意见,对公司本次核销及计提跌价准备的合计10.35 亿元存货的明细构成及金额列示核查无误。请详见2014年12月5日披露的《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深圳证券交易所问询函有关事项的专项核查说明 》。

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对公司本次核销的真实性发表核查意见,经核查认为:公司2011年、2012年苗种采购单据记录真实、合法,并已按照规定缴纳了海域使用金,獐子岛公司自查的本次核销及计提跌价准备的合计10.35亿元存货的明细构成及金额列示无误。请详见2014年12月5日披露的《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对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问询函的回复所涉事项的核查意见。

四、大股东所持股票的质押比例较高,公司是否存在资金被大股东占用的情形?

说明如下:

公司一贯严格执行《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于关联方往来及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若干问题的通知》(证监发[2003]56 号)、《深交所股票上市规则》及公司《关联交易管理制度》等规定,与大股东长海县獐子岛投资发展中心的“三分开、两独立”。

经认真自查2011年以来公司与大股东长海县獐子岛投资发展中心及其下属公司往来账簿及银行现金流水单据信息,公司不存在大股东资金占用的情形。

公司年审会计师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历年审计中均对《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资金占用情况的专项说明》发表核查意见。2014年12月5日,会计师对公司是否存在大股东资金占用情形出具核查意见。会计师通过确定獐子岛公司的大股东及相关关联方清单,获取獐子岛公司银行开户清单,并与财务账面记录的银行账户进行核对,前往开户清单及财务账面上列示的2011-2013年公司使用的银行账户所在银行打印2011-2013年资金流水等核查,未发现獐子岛公司及其下属的分子公司银行账户中存在与关联方发生除购销、分红派息外的其他资金往来。

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对公司本次核销的真实性发表核查意见,通过查阅近三年《关于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资金占用情况的专项说明》及大股东的承诺及声明文件、公司银行开户清单等材料认为:公司与大股东及其关联方之间不存在除购销、分红派息外的其他资金往来,公司控股股东獐子岛投资发展中心与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不存在资金占用的情形。

六、2010年和2011年,公司虾夷扇贝的底播面积较前两年倍增,是否存在决策失误?

说明如下:

自80年代初从日本引进虾夷扇贝,在长海县海域试养,1988年公司在近岸探索底播增殖,率先在国内取得成功。2006年上市以来,海洋牧场总面积由獐子岛周边65.63万亩海域,持续向40米、45米以上等深线拓展,现已建成了总面积约340万亩海洋牧场,将虾夷扇贝这一引进品种培育成中国贝类的大宗品种。本次受灾海域主要位于獐子岛海域的西部和南部,平均水深约45米,目前公司拥有45米以上水深海域约118万亩,约占公司确权海域面积的35%。同期长海县底播增殖海域由2006年的100余万亩增至目前的超过600万亩。

公司海域确权性质主要分为两种,一是直接确权获得,即公司向乡镇政府提交申请后,乡镇政府向县海洋渔业局申请,再由县海洋渔业局向县政府申请,申请通过后,向公司下发海域使用权证;二是间接获取,即公司通过与海域使用权方签订海域转让合同等方式,取得海域使用权。公司每年均在年度报告中披露拥有的海域使用权情况。公司具体确权历程如下:

1、1988年-1989年,在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的指导下,公司对107亩海域进行了底播增殖实验并取得成功。

2、1990年虾夷扇贝底播面积首次突破1万亩,投苗量突破5000万枚。

3、至1995年,公司虾夷扇贝底播增殖实现规模化,底播水深均在30米以内,当年底播海域面积首次突破5万亩。

4、2006年上市后,受周边海域生态环境和底播海域水深的约束,公司开始在水深30米以上海域进行虾夷扇贝底播探索。当年确权海域总面积达到65.6万亩,其中30米水深以内11.4万亩,30-40米54.2万亩。

5、2007年至2009年间,长海县传统浮筏扇贝养殖遭遇大规模死亡大幅减产,底播虾夷扇贝却保持稳定发展。长海县委、县政府积极调整传统渔业养殖模式,提出由海面向海底转移、由浮筏养殖向底播增殖转移、由浅水利用向深水开发转移的思路,配套出台了《关于扶持深水海域底播增殖开发项目的有关意见》等优惠政策,推行集约化、集团化用海模式,大力发展深水底播增殖业,扩大海洋牧场规模。

6、在2008年、2009年连续两年深水海区底播探索取得较好效果的基础上,公司在2010年至2011年扩大深水海域开发规模,向獐子岛海域南部深水区继续扩张,2010年底播129.2万亩、2011年底播127.4万亩,两年投播45米以上水深海域分别为40万亩和68万亩,约占当年底播海域总面积的30.96%和53.38%。

7、2012年,受亩产降低等因素影响,公司开始控制底播海域规模,当年底播海域面积89.7万亩、深水45米以上海域16万亩;2013年底播海域面积73.9万亩、深水45米以上海域12万亩。

公司确权本次受灾的獐子岛南部深水区的过程中,于2010年9月对底质、底栖生物和水深进行了采样调查并形成了《獐子岛南部拟播区调查报告》,2011年7月完成了《长海县海域补测底质》,借鉴了公司以往开发深水海区的经验。

2014年12月3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大连监管局(以下简称“大连证监局”)对公司下发了《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2014】5号、【2014】6号) 《关于对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中指出:公司海域收购决策存在瑕疵:“你公司2013年海域实际使用面积达到338万亩,是2006年上市时的5倍。海域面积扩大与你公司虾夷扇贝苗种底播、海域使用金缴纳等后续支出紧密相关,在此过程中,你公司未经充分研究即大幅扩增海域面积,决策过程中存在风险隐患。”

七、公司在播苗时是否存在掺沙子、石头、石子等情况?

说明如下:

公司始终坚持按虾夷扇贝《苗种运输、底播作业指导书》组织生产,播苗的作业环节具有开放性强、透明度高的特点。每年一度的虾夷扇贝底播大会战(即播苗)是一个开放式的大生产,历时70天左右,仅公司直接参与人员近千人,涉及四大苗种供应商组合基地、超过200家以上苗种供应商。每年10月-12月进行苗种收购及底播,由7人组成苗种收购小组(来自多个部门),负责苗种过秤计量、苗种抽标核算,苗种供应商必须把当天销售的苗种数量、重量、标数、所用箱子数与公司工作人员核实准确,并由公司收苗人员签字确认。过秤必须保证主秤员、复秤员和供货业户三人同时在场过秤,现场计算完成各项数据,填写《苗种收购过秤单》各方签字后分别由财务管理部、苗种采购部门、供货业户三方负责保存,支付供应商货款采用银行转帐或网银支付方式,不存在现金支付方式。

苗种收购环节结束后,收购组长通知由分公司经理指定的播苗船长苗种数量、箱数,由播苗船长组织人员进行底播生产。底播过程一般设4个播苗小组,播苗人员20-24人,根据播苗船长指令进行底播,播苗箱子均为定制的播苗箱子,为保证苗种质量,箱子设计扣眼较大,流水通透性好,沙子及小颗粒无法留存。底播以经纬线度数标注,精确到秒。生产单位对苗种底播过程必须全程跟踪记录,填写《*苗种运输底播记录表》,并有相关人员签字确认。

公司底播生产过程管理严格,播苗过程是公开透明、严格受控的,过程记录较为齐备,不存在大量掺杂沙子和瓦块、虚报数量的情形。2012年3月,公司接到个别员工在底播苗种收购过程中收受贿赂的举报,主动移交公安机关立案处理;公司根据《工作奖罚控制程序》规定,于2012年9月对负有管理责任的相关人员给予免去职务、解除劳动合同的处分。

八、下次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能避免吗?

冷水团属一种不可控的自然现象,它是由于北黄海近岸较浅,中间海底呈海槽状,冬季表层的低温水通过垂直混合,下降在海槽中。春季升温后直到夏天,海槽海域的表层温度高,底层温度低,形不成垂直混合,因而冬季形成的低温水,仍然储存于海槽内,故而形成冷水团。由于从秋季开始,逐渐降温,直到冬天,表层水温低于底层水温,通过垂直混合,低水温的海水又开始沉到海槽内,冷水团逐渐消失,周而复始,形成了北黄海冷水团。

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提升海洋牧场透明度与风险控制能力的议案》,拟采取一系列措施提升风险识别与预警能力、落实风险控制措施,并提升透明度。主要包括:

1、提升海洋牧场透明度:公司将开放底播虾夷扇贝存量抽测过程,并在每年春季(4-5月)、秋季(9-10月)抽测的基础上,增加底播虾夷扇贝存量的夏季(7月)、冬季(12月)调研。每次抽测或调研前1周发布通知,公司股东均有权参与。

2、关于加强海洋生态环境风险研究与控制的举措:公司成立海洋牧场研究中心,聘任中国水科院黄海所养殖生态研究室主任方建光研究员担任公司海洋牧场研究中心主任。每年投资不少于1000万元研究海洋生态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北黄海冷水团水舌波动对扇贝生理生态的影响、海洋牧场建设的风险评估与适用性管理、适养海区的甄别与筛选、北黄海生态容量评估等。

3、关于提升海洋牧场风险控制能力:

目前国内尚没有关于冷水团方面的保险产品,公司下一步会努力推动海洋牧场保险机制建立;半年内制订《海洋牧场可持续发展规划》,推动公司系统提升海洋牧场建设水平。

九、公司拟以定增募资最高13.7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的计划撤回,公司将如何应对财务压力?

说明如下:

截止2014年9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率为71.43%,其中短期、长期借款余额分别为26.82亿元、7.15亿元。

截至2014年9月末,公司的货币资金余额为8.2亿元。四季度是公司的销售旺季,目前各项业务运营正常,公司将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全力推进“全球资源、全球市场、全球流通”的运营战略,挖掘海洋牧场资源潜力,持续推进在库产品销售,提升应收帐款周转率,确保公司稳定的经营性现金流。从9月末至本公告日,公司已偿还贷款4.6亿元,至12月31日,尚需偿还贷款约3亿元。公司目前未使用授信额度44.1亿元,现与各家银行合作平稳,2015年度公司将继续加强与银行的合作,保障运营发展的资金需求。

上市公司具有资本运作的制度优势,公司高度重视资产负债率偏高问题,将积极研究、合理利用资本市场功能,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从目前情况判断,公司能够保持财务安全。

十、其他说明

1、底播虾夷扇贝的业务模式

虾夷扇贝原产于日本北海道及周边海域,为大型冷水性贝类。受控于北黄海冷水团产生的独特环境条件及增养殖技术,国内仅獐子岛及周边北黄海区域适合虾夷扇贝底播增殖。

虾夷扇贝适宜分布于底质坚硬、淤沙少的海底。自然分布水深6-60m,生长温度范围5-20℃,15℃左右为最适宜生长温度,低于5℃生长缓慢,到0℃时运动急剧变慢直至停止;水温升高到23℃时生活能力逐渐减弱,超过25℃以后运动很快就会停滞,虾夷扇贝还是高盐种类,适宜盐度范围为24%。-40%。。

公司底播虾夷扇贝采用海洋牧场的“野生野长”底播增殖方式,即在特定的海域里,对虾夷扇贝等海洋资源进行有计划的海底播养。公司的海洋牧场是我国目前单体最大的海洋牧场,建设中系统集成了海域环境观测、种质创制、生态增养殖和捕捞、装备升级等关键技术,逐步探索多营养层级综合养殖模式(IMTA)及基于生态系统水平的可持续发展现代渔业生产体系,其颠覆了传统捕捞、设施养殖为主的生产方式,克服了由于局部污染和过度捕捞带来的资源枯竭、由近海养殖带来的海水污染和病害加剧等弊端。

每年10-12月份是公司进行虾夷扇贝三级苗种底播的时节,近千名员工和组合业户参与其中,公司称之为“底播大会战”。底播前周密部署,依次经过收苗、验收、活水运输、播苗的过程,最后将优质苗种投放到深达30-50米的海底,经过2-4年的自然纯生态成长,达到可收获和销售的状态,收获后于当年继续在该区播苗,如此循环。经营上公司采用“政府+银行+科研机构+公司+农户”的“五合一”合作模式,通过公司的资金、管理、技术、品牌输出,带动当地养殖业户进行虾夷扇贝三级苗种育成并销售给公司,从而实现良好经济效益。得益于虾夷扇贝的海洋牧场模式,公司自2006年上市以来,累计销售虾夷扇贝约18万吨,上缴税金约5.34亿元,上缴海域使用金约6.23亿元,累计向股东分配红利11.46亿元。

2、本次灾害原因判定

此次公司海洋牧场部分海域发生灾害的原因是基于:虾夷扇贝底播海域秋季存量抽测结果、中国科学院海洋所对近海观测研究网络黄海站监测数据及开放航次调查数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会议纪要》等所达成的共识,综合判定海洋牧场发生了自然灾害,灾害的主要原因为北黄海冷水团低温及变温、北黄海冷水团和辽南沿岸流锋面影响、营养盐变化等综合因素(详见2014年10月31日披露的2014-91号公告)。

上述综合因素及对此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符合行业公开发表过的数据研究成果。海洋专家的研究文献记载,北黄海冷水团与长山群岛(獐子岛属于长山群岛)虾夷扇贝的大面积死亡与温度异动有直接关系(详情请见附件之参考文献),摘要如下:

1、虾夷扇贝的死亡与水温异常波动相关

相关研究证实:北黄海冷水团是影响该海区的重要物理海洋因素,是温跃层和水温波动形成的大环境。虾夷扇贝的死亡与水温异常波动相关。

2、温度骤然升高,特别是高温度范围的骤然波动会影响扇贝存活

相关研究证实:温度变化特别是温度骤然变化显著影响虾夷扇贝的生理状态。温度的骤然升高,特别是高温度范围的骤然波动会影响扇贝的存活。

3、公司底播海域已进入北黄海冷水团活动区(北纬38.0°-38.8°)

公司虾夷扇贝底播范围已经南扩到北纬38.44°,已进入到北黄海冷水团活动区(北纬38.0°-38.8°)。靠近冷水团的虾夷扇贝底播区有时会受到冷水团水舌的侵扰,会导致底播区的水温异常波动。

根据姚志刚等人在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发表的“北黄海冷水团季节变化特征分析”一文中分析了北黄海冷水团的分布与季节变化,公司虾夷扇贝底播海域范围已经南扩到北纬38.44°,已进入到北黄海冷水团活动区(北纬38.0° -38.8°)内。 

从上述图中可以看出,每年的冷水团移动的范围不一致,最远距离可以达到獐子岛底播增殖海域的北部,一般在獐子岛海域的南部。随着公司海域逐年向南扩增,逐渐接近北黄海冷水团的中心地带,受冷水团低温、变温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重。冷水团是北黄海重要的物理特征,国内多家权威刊物已经公开发表多篇关于北黄海冷水团的研究文献。但受宣传不足影响,导致社会公众对北黄海冷水团了解程度不深,公司不存在虚构冷水团的情形。

3、公司未来战略

公司将继续有序推进“市场+资源”战略,以海洋牧场、大洋渔业、高原泉水三大资源为基础,以休闲渔业、冷链物流、渔业装备为支撑,打造“以生物技术为核心的海洋牧场资源整合平台、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供应链保障平台、以互联技术为核心的O2O消费者服务平台”,加速由食材企业向海洋食品企业升级、由线下渠道主导向线上线下融合的O2O模式升级。自上市以来公司累计销售虾夷扇贝约18万吨,市场份额排名第一,主要以鲜活产品形式销售。公司不断推动虾夷扇贝渠道扁平化策略,大力拓展O2O模式,现有约200家虾夷扇贝活品经销商,以及线上天猫、京东、1号店等电商销售平台,产品销往除西藏外的全部省份。

未来公司将通过科学统筹、规范采捕、养海护海等举措,深度挖掘内外苗种业生产扩繁潜力,同时,增强全球水产资源整合能力,持续建设辐射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东南沿海、朝鲜半岛、北海道、北美洲、大洋洲等区域的资源整合网络,支撑公司的市场掌控力稳步提高。快速构建O2O电商模式,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标准,倒逼供应链体系更为完善、订单生产更为精准、产品差异化、标准化、定制化能力不断提升。快速构建高值化、终端化海洋食品市场渠道,逐步放量国际标准的精深加工业务,国内市场网络聚焦超市、餐饮渠道,扩大了产品直供终端的覆盖面。

特此公告。

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14年12月6日

附件之参考文献

1、何为北黄海冷水团?

黄海是一个半封闭的陆架浅海,其海底地形最显著的特征是:在南黄海中部存在1个西北-东南走向的黄海深槽,水深约为50~80m,进入北黄海后海槽逐渐变浅并转为东西走向。已有的研究指出,黄海深槽及其东西向不对称性等地理特征在黄海冷水团,黄海暖流等水动力环境的形成和演变过程起着重要作用。以我国山东半岛成山头与朝鲜长山串的连线(宽193km)为界,将黄海分成南北黄海。北黄海地处山东半岛,辽东半岛与朝鲜半岛之间,西侧经渤海海峡与渤海相连,南侧与南黄海相通,平均水深仅38m。北黄海最引人注目的水文特征之一即是黄海冷水团的分布及演变,夏季在北黄海洼地之上始终盘踞着一个低温孤立水体;它的温度变化范围通常约为5-11℃,盐度变化范围通常约为31.8-32.5。这个温差大、盐差小,以低温为主要特征,且具有较长时间几乎恒定不变的低温水体,被称作“北黄海冷水团”。

要点:由于北黄海近岸较浅,中间海底呈海槽状,冬季表层的低温水通过垂直混合,下降在海槽中。春季升温后直到夏天,海槽海域的表层温度高,底层温度低,形不成垂直混合,因而冬季形成的低温水,仍然储存于海槽内,故而形成冷水团。由于从秋季开始,逐渐降温,直到冬天,表层水温低于底层水温,通过垂直混合,低水温的海水又开始沉到海槽内,冷水团逐渐消失,周而复始,形成了北黄海冷水团。

2、北黄海冷水团的分布范围是一成不变,还是存在年变化?

中国海洋大学的宋新等人(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09. Vol.29 No.3)的通过对黄海冷水团的年际变化数据观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黄海冷水团的分布范围与冬季的径向和纬向风速相关,风速大则范围就大。因此,黄海冷水团范围的变化存在明显的年变化特征,即便是相邻2年期间,其分布范围亦相差很大。也就是说,北黄海冷水团的分布范围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存在年变化,与冬季的风速大小呈正相关。

要点:冷水团分布范围随冬季天气等自然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有的年份覆盖面积大,有的年份覆盖面积小。

3、北黄海冷水团有季节变化吗?

姚志刚等人在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发表的“北黄海冷水团季节变化特征分析”一文中分析了北黄海冷水团的分布与季节变化。在冬季,北黄海冷水团消失;春季,北黄海中部的冷水特征开始出现,6℃冷水覆盖了北纬38.0°-38.8°,东经121°-123°以内的范围,冷水中心的盐度大于32%。;夏季,北黄海冷水团完全形成,最低温度约为6℃,冷水团与岸边高温低盐水之间形成明显的锋面;秋季,北黄海冷水团强度减弱,存在2个9℃的低温中心,高盐中心仍位于北纬38.5°,东经122.5°附近。 由此可以看出,北黄海冷水团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最强。

要点:北黄海冷水团季节变化非常明显,夏季最明显。同时,由于受恶劣天气的影响,如台风等,同一季节内北黄海冷水团的覆盖范围变化也较大。

4、北黄海冷水团的分布范围的年变化可以预测吗?

虽然一些学者运用物理海洋模型,尝试对北黄海冷水团的年变化进行预测,但尚未达到准确预测的水平。目前正在探索中。

5、獐子岛集团虾夷扇贝底播海区距离北黄海冷水团有多远?

图1-图4是姚志刚等人在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发表的“北黄海冷水团季节变化特征分析”一文关于北黄海冷水团季节变化和分布的研究观测结果。

要点:獐子岛集团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其虾夷扇贝底播范围已经南扩到北纬38.44°,已位于北黄海冷水团活动区(北纬38.0°-38.8°)。因此,靠近冷水团的虾夷扇贝底播区有时会受到因冷水团水舌的侵扰,会导致底播区的水温异常波动。

6、虾夷扇贝的生态习性与引进时间?

虾夷扇贝原产于日本、俄罗斯千岛群岛南部水域、日本北海道及本州北部,为大型冷水性贝类。虾夷扇贝分布于底质坚硬、淤沙少的海底。自然分布水深6-60m,生长温度范围5-20℃,15℃左右为最适宜生长温度,低于5℃生长缓慢,到0℃时运动急剧变慢直至停止;水温升高到23℃时生活能力逐渐减弱,超过25℃以后运动很快就会停滞。虾夷扇贝是高盐种类,适宜盐范围为24-40。据记载,虾夷扇贝最大壳高可达27.94厘米,其寿命约在25年。

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于1980-1982年先后4次从日本引进虾夷扇贝亲贝,进行人工育苗获得成功。主要养殖区分布在我国北方辽东半岛、山东长岛等海区。

7、底播虾夷扇贝大面积死亡与北黄海冷水团温度异动有直接关系吗?

辽宁省长山群岛是我国虾夷扇贝的主要增养殖海域,但进入80年代以来,在该海区内,养殖扇贝夏季大批死亡,酿成多次灾害事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国内学者如周玮、王锡候等从水温波动出发,对养殖区水文环境和扇贝死亡进行了分析。张明明、赵文等发表了题为“我国虾夷扇贝死亡原因的探讨及控制对策”(中国水产,2008,2:64~74)。周玮、薛真福、王有君等发表了“海洋岛海域水温异常波动与养殖栉孔扇贝死亡的关系”。(海洋湖沼通报,1992,4:56-62)。相关研究证实,北黄海冷水团是影响该海区的重要物理海洋因素,是温跃层和水温波动形成的大环境。虾夷扇贝的死亡与水温异常波动相关。

8、北黄海冷水团温度异动对虾夷扇贝的生理代谢有影响吗?

徐东等采用室内受控实验,研究了温度剧烈升高和缓慢变化对虾夷扇贝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及其影响的差异性。实验设置温度骤变组和温度缓变组两种温度处理方式,温度骤变组每小时升温5℃,温度缓变组每天升温1℃。结果显示,水温剧烈变化会导致贝类代谢异常,虾夷扇贝要消耗更多的能量。说明虾夷扇贝对温度的敏感性相对较强,应对温度剧烈变化的能力弱。升温降温频繁交替可能对虾夷扇贝的影响更大(徐东,张继红,王文琪等. 温度变化对虾夷扇贝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中国水产科学,2010,17(5):1101-1106.)。

要点:温度变化特别是温度骤然变化显著影响虾夷扇贝的生理状态。温度的骤然升高,特别是高温度范围的骤然波动会影响扇贝的存活。

年度产品亩数账面余额
合计苗种费海域使用金资本化利息其他
2011年底播虾夷扇贝76.0858,642.5642,392.947,209.806,910.382,129.44
2012年底播虾夷扇贝29.5614,819.3710,930.961,845.28660.931,382.20
合计105.6473,461.9353,323.909,055.087,571.313,511.64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