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财经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4年11月28日 星期五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瑞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认为
降准箭在弦上 降息仍有空间
□本报记者 任晓

 □本报记者 任晓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箭在弦上。SLO(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F(常备借贷便利)、PSL(抵押补充贷款)、MLF(中期借贷便利)等创新政策工具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流动性压力,但属于治标之策。瑞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表示,随着外汇占款的降低,维持高准备金率的必要性已降低。国务院“融十条”表明决策层改变“融资难、融资贵”状况的坚定决心,预计12月有望启动新一轮降准。

 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应唱“主角”

 中国证券报:此次降息意义何在?能发挥多大作用?

 温彬:今年以来,央行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同时使用定向工具,在稳增长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特别是在当前工业生产放缓、投资增长动力不足的背景下,通货紧缩隐忧显现,需要央行及时对货币政策采取相应调整,在增加流动性的同时,大幅下调贷款基准利率,切实降低全社会融资成本。

 沈建光:本轮降息的背景是中国经济的“双低”格局。当前增长、通胀“双低”,尤其是存在通缩风险,货币政策确实需要更加积极。在工具选取方面,常规性工具被束之高阁不符合货币政策转型的要求,进一步降准、降息仍有必要。从这个角度看,央行启动降息对于扭转经济下滑态势有积极意义。更进一步,与降息相伴的是利率市场化的加快,意味着未来货币政策框架将沿着汇率转向利率,数量型工具转向价格型工具的方向推进。在货币政策转型的背景下,常规性工具仍应是主要选择。央行创新手段实际是货币政策在承担改革发展任务时,面对结构性矛盾所采取的次优选择,只是过渡性手段,并非长久之计。当前基准利率体系尚不清晰,利率传导机制不畅通,发展各类金融市场,打造基准利率体系,通过确定短期利率进而引导中期利率,形成反映流动性偏好与风险溢价的收益率曲线,这些仍是重点任务。

 存在继续降息空间

 中国证券报:中国是否已进入降息周期?存款准备金率是否也会下调?

 温彬:既然降息,就无须排斥降准,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已箭在弦上。居高不下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主要是为了对冲外汇占款,但随着国际收支日趋平衡,央行通过外汇占款投放基础货币的机制发生根本改变。为了补充因外汇占款收缩导致的流动性不足,央行通过SLO、SLF、PSL、MLF等创新工具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流动性压力,但属于治标之策。同时,商业银行缴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仅获得1.62%的存款利率,同时又以至少3%的利率从央行获得流动性支持,从而间接增加银行经营成本,成为推高社会资金成本的原因之一。

 2012年一季度以来,GDP增速开始进入“7”时代,随后6月和7月连续两次降息。此后两年多时间里,法定基准利率不变主要是因为实体经济领域出现“制造业冷、房地产热”的二元格局,而当前房地产库存高企,销售、投资下滑,通过降息稳增长的理由变得充分。目前投资和消费主体加杠杆的意愿不强,未来宏观经济陷入通缩风险正在上升,从这个意义上讲,降息刚开始。

 沈建光:降息周期已开启,明年GDP增速会降至7%左右,通胀水平较低,继续降息的空间仍存在。对于降准,5月我曾提出降准的必要性包括以下四点:一是外汇占款降低,资金双向流动更加平稳,降低了维持高准备金率的必要性;二是货币政策工具需要更多地采用价格型工具,而维持过严的数量控制不利于价格发挥作用;三是伴随存贷差的缩减,20%的准备金率可能已超出最优准备金率的理论值;四是相对于国际上其他国家,中国的存款准备金率过高。目前看来,这些理由仍然成立。国务院“融十条”表明了决策层改变“融资难、融资贵”状况的坚定决心。预计12月有望启动新一轮降准。

 汇率双向波动将再扩大

 中国证券报:降息对人民币汇率走势有什么影响?

 沈建光:降息短期引发汇率贬值预期,但在贸易顺差较大、国内经济增长好于国外的情况下,人民币重启单向贬值的空间不大。近几年,人民币汇率更加接近均衡状态,贸易与资本项目双顺差格局有明显改变,未来人民币汇率将更加浮动,这意味着货币政策由汇率转向利率的时机更加成熟。预计明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将整体保持在6左右,但双向浮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温彬:中美货币政策的不同步将导致中美利差收窄,虽令人民币汇率承压,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总体会保持稳定,双向波动仍是常态,大幅升值和贬值的概率都不大,中国央行也会根据宏观经济金融形势需要合理引导人民币汇率预期。

 下一阶段,中国国际收支中资本项目逆差可能频繁出现,但我国外汇储备充足,货币政策工具灵活,可以有效应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冲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