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2版:私募看市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4年10月11日 星期六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A股供求关系
出现重大突破
金学伟

 □金学伟

 

 皮特·泰尔在他的新书《从0到1》推荐会上说到中国时讲了一个观点:中国有大把的投资机会,但在科技领域或许并非如此,原因是中国没有科技创新,只有复制。

 他认为,社会进步来自横向、纵向两方面,全球化是横向发展,从0到1的科技创新是纵向发展。没有科技发展,全球化就不可持续。中国未来20年的计划就是成为美国的今天。这就意味着,投资中国现在的科技产业,等于投资美国过去的科技产业。或者反过来说,既然可在美国投资代表未来的技术,为什么要去中国投资美国现在已有的技术呢?

 这段话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对的,跟在别人后面就永远不可能超越。但从商业角度讲却有失偏颇。曾经有一篇文章讲人才类型:一种是师,善于发现新东西、新规律,“无中生有”,把0变成1,放在科技领域里就是创新。一种是帅,善于把师的创造发现做成一个事业,使其从1到10。一种是将(匠),通过众多将或匠在不同细分领域,做好一个个细节和实务,把该事业从10做到100。

 从商业——包括企业和投资角度讲,能够带来最大利润的其实并不是从0到1的过程,而是从1到10,从10到100的过程。相反,敢为天下先的成本极其高昂,一个比尔·盖茨成功的背后,至少有一千个比尔·盖茨的死去。看看20世纪末那些风光无限的科技股,现在仍然挺立着的还有几个,就可明白其中道理。因此,我常讲一个观点:敢为天下先或许是做人的良好品质,但不是做股票的良好品质。皮特·泰尔讲的观点,只是反映了他本人对“从0到1”的偏好,并不代表科技股投资的真正要义。

 事实上,在科技类企业发展中,后来者居上是一种普遍规律。写不好1的,不意味着就写不好10和100。像腾讯、阿里巴巴等,都是在别人写出1之后,通过后续再创新,成功地把1做到了10、100。A股上市公司中也不乏类似企业,虽然规模还小,但也在各自细分领域中,成功书写了2与3……

 投资的本质是利润,而非技术,一切对新技术、新概念的追求,从投资角度讲,都隐含了一个逻辑:由于该技术、该业务、该模式,该公司未来的利润会大幅增长,从现在的1,甚至0(亏损)增长到10,甚至100。

 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就可明白:科技股投资最终能否成功,取决于公司利润能否真正从0或1做到10或100。一切概念类的炒作能否成功,取决于你能在多大程度上把握它有几多真实,几多虚幻。从这个角度说,目前A股市场中有些概念的炒作似乎有些过头。比如前段时间无人机很火,根据相关研究预测:该产业到2023年全球市场空间约为600亿美元,中国的市场空间大约在150亿元到300亿元人民币。但相关概念股票,在短短1个多月内增加的股票市值,已4倍于10年后该领域的预期销售总额。从博弈角度说,该板块似乎还有空间,因为至今尚未有一家公司的市值超过该产业的预期销售额,但从收益风险比角度讲,已不再是一个可投资标的,因为风险已大于收益。

 以复合利润增长率来把握成长股投资,以预期市场空间(全行业预期销售规模)来把握概念股投资,对无法预期其市场和业绩空间的题材股则以题材等级来取舍,这是我们的一个基本准则。

 皮特·泰尔在《从0到1》中还谈到对中国整体现状的理解,认为中国人对未来的态度是“确定的悲观”。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担心中国的崛起,唯有在中国,却有很多人对前景抱有确定的悲观态度。很多人把钱转移到国外,或存钱过冬;林毅夫对中国经济前景的乐观态度在业内和网民中遭到广泛质疑和嘲笑;既无专业常识,也无过往准确预测做背书的危言耸听的“未来经济大趋势”却能迅速走红,似乎都在证明皮特的这一观点。

 但我认为这是一个暂时现象。就股票市场来说,这种“确定的悲观”已在很大程度甚至根本上得到扭转。如果3个月前说牛市,网上会一片唾骂;两个月前说牛市还有人强烈质疑;1个月前提到牛市这个词还要羞羞答答地加个限制词“结构性”,而现在,放眼媒体、舆论,已是一片牛市之声。查看股票保证金余额,已在不知不觉中创出自2012年4月有统计以来的新高,达到11417亿元。由此,股票保证金余额对流通市值的比例,也从此前最高的3.5%提高到4.6%。这是自2011年3000点以来又一次突破4.5%这一比例,是一个重大突破,它不仅会对大盘产生积极作用,也会对个股产生重大影响,一些传统低估值股票,以及有特定概念题材做催化剂的大盘股将有机会摆脱相对弱势。

 行情启动以来,大盘已有过两次较明显的波动。一次是2200点,一次是2300点。目前已到达2400点,其中2408点是一个重要量度目标。在该点位附近,我们可提防一下“任何原始方向的3次小变动,都可能意味着一次较大变动”。

 ■ 投资非常道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