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6版:创业投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4年09月27日 星期六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陈凤英:人民币汇率将保持升势

 名家连线

 尽管目前美国经济还在调整,但美国贸易保护主义依然严重,本国化趋势依然存在。未来美元走强、资本回归会导致美元霸权上升,与国际合作的意愿减弱,引起国际经济关系再调整。

 陈凤英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

 □本报记者 倪铭娅

 

 自5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价累计升值1.9%。对于未来一段时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情况,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今年1月到5月的这波人民币贬值已经结束;未来几个月,人民币升值压力依然较大,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将保持双向波动、曲线上升趋势。“只要中国经济不出大问题,并保持7%以上的增速,汇率就会波动性的曲线上升。”她强调说。

 有观点认为,此轮人民币升值已阶段性见顶,人民币还会贬值。但陈凤英认为,人民币已基本没有贬值空间,短期内双向波动、缓慢上升的态势不会改变,但上升幅度不会像去年那样大。由于中国的经济竞争力在增强,国际社会希望中国承担的责任在加大。一个事实是,中国政府不会以贬值拉动出口增长,而是不断鼓励企业提高产品竞争力,加快企业国际化发展步伐,说明中国政府是负责任的,这也是人民币贬值空间缩小的一个因素。另外,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趋势即人民币走向强货币的趋势加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进入5时代不会太遥远。

 综合当前国内外因素看,人民币升值压力在加大。陈凤英说,一方面贸易顺差仍然较大,外汇储备在增加,这些数据导致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仍然存在并在加大;另一方面,在微刺激和强改革的推动下,中国经济相对于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是向好的,经济增速不会跌破预期。中国政府会进一步加快资本项目开放和金融改革创新,推动人民币走向国际化,成为强货币,这对人民币升值也形成压力。

 从国外因素看,欧洲、日本、俄罗斯等一些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较大的国家,其经济增长并不乐观。而美国经济在逐步复苏,美元在走强,美元升值也会给人民币升值带来压力。

 精彩对话

 中国证券报:导致近期人民币升值的原因是什么?

 陈凤英:首先,从世界主要经济发达体看,二季度经济增长情况并未达到预期。其中,日本、德国经济出现负增长,欧洲经济滞胀。但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速达7.5%,相对来说,资本看好中国并加速流入,导致人民币升值。与此同时,美国经济增速在二季度由负转正,美元升值,从而出现了人民币和美元同步升值的情况。

 但美元升值更快,二季度美元回到了84,人民币回到了去年底水平。美元和人民币同步回升,又带热了美国和中国经济。纵观各国经济和国际货币,人民币升值,一是因为中国经济比其他国家好,二是人民币要走向国际化。

 中国证券报:美国将完全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这对中国将产生怎样影响?

 陈凤英:美国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我们首先要应对的是利率上升。利率上升的时间预计在明年中。

 正常情况下,利率上升首先会使美元指数走强,导致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其次是全球资本回流,引起全球资本重新布局。但现在不同的是,除了上述两个影响外,利率上升还将带来国际经济关系的调整。尽管目前美国经济还在调整,但美国贸易保护主义依然严重,本国化趋势依然存在。在此情况下,未来美元走强、资本回归会导致美元霸权上升,与国际合作的意愿减弱,引起国际经济关系再调整。这种调整对中国相对不利。另外,值得关注的是,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退出的时间正好是中国经济总量加速追赶美国的节点。

 美国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中国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国际投资门槛降低,一些国家流出的资本除了流向美国外,也会流向中国。

 人民币已基本没有贬值空间,短期内双向波动、缓慢上升的态势不会改变,但上升幅度不会像去年那样大。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趋势即人民币走向强货币的趋势加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进入5时代不会太遥远。

 (下转06版)

 上接01版

 中国证券报:若未来人民币升值压力长期存在,将对外贸带来哪些影响?如何看待未来外贸发展趋势?

 陈凤英:中国的商品贸易蛋糕已经做得很大,未来需要做强。金融危机后,国际贸易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美国消费减弱,欧洲经济衰退,中国商品贸易的消费市场萎缩;诸如东南亚、南亚等低成本劳动力国家与中国进行竞争,很多贸易产品竞争力下降。再加上人民币升值,这些都将导致外贸发展困难。

 未来外贸如果能跟经济同步增长,就很不错了。过去两年世界经济增幅高于国际贸易,这是以前从来没有发生过的。所以,中国外贸要想做得再大不太可能,只能往强的方向发展。贸易拉动经济增长的能量已经达到极限。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