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12版:IT风潮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4年09月20日 星期六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票据理财火爆背后藏隐忧
□ 吴学安

 □ 吴学安

 

 眼下已临近第三季度末,但季末理财产品收益率走高的现象却未如期而至。预期收益率在6%以上的理财产品基本难觅踪迹,多数银行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均在5%上下徘徊。就在银行理财产品“萎靡不振”时,互联网理财产品同样“青黄不接”,收益率甚至全面滑入“4”时代。不过,互联网票据产品却异军突起,甚至高达7%的预期收益率成为市场“新宠”。

 随着以余额宝为代表的“宝宝类”互联网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不断下滑,不少投资者转而寻找其他快捷且收益高的理财方式。而近期被称为互联网理财新“神器”的票据理财以其高收益、风险低、期限短的特点受到追捧。今年以来,互联网金融掀起又一轮票据理财高潮。4月,阿里巴巴旗下上海招财宝上线四只票据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达到5.8%至6.5%。5月,新浪微财富发布“微财富金银猫票据”收益率高达8.8%,产品不到10分钟即售罄。8月苏宁和京东也推出票据理财产品,上线数分钟都被抢光。票据理财一时间成为互联网金融的新战场。

 所谓票据理财,就是指商业银行将已贴现的各类票据,以约定利率转让给信托中介,信托中介经过包装设计后出售给投资者,简单地说就是借款方以银行承兑汇票作为抵押物向投资者融资。据悉,票据理财是以银行承兑汇票作为质押担保,融资人或企业通过互联网平台向投资者募集资金,业界普遍将此视为P2B(个人对企业贷款)的投融资方式。相对其他金融市场而言,票据市场利率市场化程度较高,因此也成为企业融资的重要选择。现在以京东、苏宁、新浪、阿里巴巴等为首的互联网巨头已经相继加入票据理财队伍,且发行的票据理财产品很快就被抢购一空,如近期苏宁上线几款叫“财运通”的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为6.8%,在短短3分钟时间就全部卖完。

 目前,票据理财从具体模式上分为垂直销售和挂靠大平台渠道两大类,前者以票据宝、银票网为代表,后者则以阿里、京东、苏宁云商等为代表。票据理财的创新之处在于两方面:一方面,通过票据宝在线平台,将互联网金融投资者带到传统银行的核心业务层面,使得普通人也能享受到“票据”这一银行核心业务的相对高收益。另一方面,互联网票据产品就类似于银行传统业务中的票据贴息,但以往银行的票据贴息业务仅面向对公客户,而不针对普通个人客户。而“票据宝”可以让投资者实现对银行承兑汇票的间接投资。在此之前,普通散户投资者一般不具备投资银行承兑汇票资格,需要通过金融机构购买。

 中国票据市场规模已达45万亿元,且逐年增长,而银行是市场绝对垄断者。大企业大票据通常是银行优先服务的对象,往往更受重视、能享受较低贴现利率和更完善服务。而小微企业票据由于额度不高,很难得到银行青睐,导致流动性不高,贴现利率较高。通过“票据宝”,中小企业能够以银行承兑汇票作为质押担保,通过互联网平台直接向投资者募集资金。票据理财作为互联网理财市场新融资产品,它的出现反映了互联网理财投向正在由基金公司资产向银行资产发展;各大平台为继续开拓疆土,利用互联网无地域性,大肆营销票据理财,造成短期票据理财收益率飙升,或许激情过后终归理性,其收益率也会由高走低回归市场化。

 虽然,眼下互联网票据产品的收益率比较高,但任何投资都存在风险。互联网票据理财最大的风险来自于票据市场本身。大量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在票据市场流转,银行信贷出表的同时,也为票据中介创造极大业务空间,而没有真实贸易背景的票据流转已成常态,票据市场灰色地带十分突出。因此,投资者不要一味地盲目追求高风险,更重要的是均衡配置资产,以达到资产安全、稳健地增值。一方面,投资者要慎防“零风险”票据理财平台的宣传噱头。因为票据理财除了持有人的违约风险外,票据理财平台的信用风险也不容忽视。此外,票据理财还存在克隆票、延迟支付等风险。另一方面,投资者需防范票据理财的两大核心风险。一个是假票和瑕疵票风险;另一个是平台风险,如果平台是以短期盈利为目的,那么既有可能出现捞一笔就跑路现象,又可以通过拿到的票据多次质押,融到的钱再投放到其他投资项目或做另外的业务,也就是自融行为。总而言之,投资者面对种类繁多、花样不断、收益各异的票据理财产品时要保持冷静,不能以“收益率”是瞻,应明确理财并非投机,用户应尽量选择期限短的产品,一来可以增强资金流动性,二来可以避免利率风险;在购买票据理财产品时要看清票据种类,购买以银行承兑汇票作为投资标的产品,因为与商业承兑汇票相比,银行承兑汇票的安全性更高,不易造成本金损失。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