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7版:大众理财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4年09月20日 星期六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冲时点”银行理财品难再现
□高佩卿

 □高佩卿

 

 上周五,监管部门发出一纸新令,要求控制月末“冲时点”的揽储行为。该新政的目的是为了缓解企业融资成本过高的问题。“自7月初以来,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普遍下滑,很多人寄希望于9月底这个特殊时点。”资深理财师认为,现在看来9月末理财产品收益率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事实上,很多银行人士预测四季度理财产品的整体收益水平也不会明显走高。以前发行大量高收益理财产品,一部分是为企业开辟一条融资新途径。而眼下,社会整体融资需求下降,银行信贷规模宽松,没必要选择理财产品这个融资渠道。

 银监会、财政部、央行近日发出通知,设立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指标,约束存款“冲时点”现象,季末、年末红火的理财行情将趋于平淡。受存贷比考核指标限制,商业银行存款在月末、季末、年末往往异常冲高,扰乱了信贷市场的正常秩序。

 通知规定,银行月末存款偏离当月平均存款幅度不得超过3%,一年两次超标的银行将被降低监管评级;银行的理财产品发行期、到期时间不能集中于每月下旬,不能于月末、季末等关键时点将理财资金转为存款。这就意味着以月末、季末为节点推出高收益理财的现状会改变。

 随着收益率下行,银行理财产品对于投资人的吸引力逐渐减弱,结构性理财产品成为多家商业银行吸引客户的新工具。据统计,截至8月底,各商业银行年内发行的结构性产品数量已达1758款,不仅逼近2013年全年发行量,而且月均发行量达到约219款,环比增幅高达43.14%。分析师认为,未来银行理财产品将逐步打破“刚兑”,仅靠非结构性理财产品将不能满足投资者的需求,各家银行会不断丰富产品线,将有更多的银行发行结构性理财产品,未来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发行量会保持增长。不过,有理财师提醒,作为挂钩标的风险较高的品种,结构性理财产品即便有保本设计,却很少能同时保障收益率,投资者在选择时仍需三思而行。

 越来越多的家庭希望通过稳健投资实现财富增值,但种类繁多的银行理财产品让投资者无从下手。理财专家建议,选择理财产品要“四看”。看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是否相符,无论选择哪类银行理财产品,都要充分了解是否保本、保证收益,最好和最坏的投资结果如何等情况。看投资周期是否与资金的流动性相匹配,要关注产品的投资周期,看是否与自己的需求相符。看投资渠道和收益设计如何,投资者要充分了解产品到底投向哪里,到期收益率如何计算,是否有公开渠道定期了解产品的运行和收益率情况。看是否能与现有的资产组合形成配置,投资者有时会比较盲目,常常听说哪款产品收益高就投哪款,或是偏好某一类产品而忽视其他。

 据金融界金融产品研究中心统计,本周银行理财产品预期周均收益率呈现下跌。8天至14天和3个月至6个月,这两类期限理财产品的周均收益率有所上升,其他各期限理财产品的周均收益率均有不同程度下跌。从收益率分布来看,各期限预期收益率最高产品均属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其中,广发银行的一款理财计划以7.2%的预期收益率夺得了1至3个月期限第一的位置;南京银行的一款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以6.4%的预期收益率居3至6个月期限产品的首位。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