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期货·行业生态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4年09月09日 星期二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积极拓展综合金融服务能力 中信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增长强劲

 尽管目前存贷款利差收入仍是中资银行盈利的基石。不过,近年来在利差缩小和信贷资产质量下滑的挑战下,各家银行纷纷致力于发展金融市场业务来部分降低银行对于信贷业务收入的依赖。此外,金融市场业务亦是银行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和参与全球金融市场能力的重要体现。

 

 凭借丰富的企业客户资源和日益提升的综合金融服务能力,2014年上半年,中信银行金融市场增长迅速,在业务规模、丰富性和创新性等方面均领衔股份制银行。

 

 中信银行2014年中报显示,以业务分部计,金融市场业务上半年实现收入183.72亿元,去年同期该项收入仅为96.81亿元,同比大涨89.8%。该板块业务营收占比也从去年同期的19.4%跃升至29.6%。金融市场业务税前利润在整体业务税前利润占比从去年同期的29.2%跳涨至54.5%。

 

 据了解,中信银行金融市场板块下金融市场业务、投资银行、金融同业业务和国际业务均有不俗表现,已渐成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增收亮点。此外,在新业务方面,中信银行近期率先开展人民币对外汇期权交易以及获得自贸区分账核算业务资格将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中信银行的产品品类和服务边界。

 

 

 金融市场和同业业务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2014年上半年,市场资金供求和市场利率均有所波动,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下,中信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在继续践行稳健的资金管理原则和策略,同时开展了人民币同业拆借、债券回购等货币市场交易。其货币市场业务发挥了增加流动性资金来源、提升短期资金运营效益的重要作用。在此期间,中信银行积极参与公开市场操作,灵活使用创新产品,并优化了该行的资产负债结构。

 

 中信银行表示,为了更好的应对市场带来的变化,中信银行还通过外汇掉期、利率掉期、期权等创新产品组合及交易能力的提升,进一步满足了客户汇率避险及负债增值等需求。

 

 2013年的“钱荒”冲击后,商业银行同业业务模式进入调整再出发的阶段。2014年上半年,中信银行的金融同业条线在依托新的金融市场板块的平台,加大业务拓展力度,优化管理模式,较好地应对了多变的市场环境,实现了规模及收益的持续稳定增长。截至报告期末,该行金融机构同业存款余额8037.7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325.41亿元,同比增长40.71%。

 

 与此同时,中信银行还将继续推进人民币债券做市和利率衍生品做市业务发展,来积极满足客户利率风险管理需求。通过稳健推进人民币参团申购业务发展,择优参团,来提高定价和市场走势的把握能力;通过稳健的投资策略,把握市场趋势,调整组合久期,优化资产结构,兼顾了资产收益性和市场风险的平衡。据中信银行透露,在外币债券投资方面,中信银行注重选择风险可控、收益较佳的债券品种,整体资产的收益稳定性及抗风险能力都有进一步增强。另外,中信银行结合市场需求与自身优势,还推动了黄金租赁业务与自营交易业务的发展。上半年自营和租赁业务交易量均快速增长,较好地满足了客户需求。

 

 

 投行业务实现规模增长

 

 伴随银行间债券市场的迅速发展,近年来以中石油为代表的高资信等级企业的融资结构中,债券融资规模已经超过50%,直接融资已经成为主要融资手段。凭借庞大的客户资源和资金优势,商业银行投资银行部门已成为固定收益市场承销业务的绝对主力,且规模和收益已不逊于顶级券商。

 

 中信银行投行部门相关人士介绍,中信银行的投行业务围绕“融资投放”和“增值服务”两个核心经营理念,不断提升盈利能力。该行中报显示,投资银行业务累计为客户提供的融资规模约为2615.2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实现投资银行非利息收入26.50亿元,同比增长16.92%。根据Wind资讯2014年上半年债券总承销笔数排名,中信银行承销发行的债务融资工具数量位列国内银行业第四位。

 

 此外,在债务融资产品创新方面,中信银行也动作频频。今年上半年,中信银行成功注册成为国内首单创投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率先上报国内首单项目收益票据。

 

 中信银行中报同时显示,该行按照监管要求,加大银行理财管理计划和债权直接融资工具等创新标准化投资性产品和投资性资产的研发力度,在风险可控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多元化的产品体系。截至6月底,中信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5455.2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186.83亿元,增长27.81%。该行理财业务实现非利息收入20.03亿元(含银行理财产品、代销基金、券商、保险、信托产品),同比增加9.24亿元,增长85.66%。

 

 

 国际业务收付汇量居股份制行首位

 

 根据中报显示,截止2014年6月底,中信银行实现进出口收付汇量1864.10亿美元,同比增长17.8%,市场份额达4.55%;实现跨境人民币收付汇量1646.89亿元,同比增长43.4%;上述两项指标均保持同业领先,全国排名第六,居股份制银行首位;全行国际业务实现中间业务收入24.51亿元,同比增长41.1%。

 

 2014年上半年,中信银行的国际业务以顺应人民币国际化趋势和国家鼓励中资企业“走出去”的政策为导向,紧紧抓住了汇率改革和利率市场化契机。在此期间,先后推出换汇宝、汇添盈、无忧利率等外汇资金产品,融租通、保汇通、银证通、人民币NRA全额质押融资、上海自贸区与苏州工业园人民币境外借款及国内证应收账款质押等创新产品,以满足客户需求、拓宽收入来源,实现规模与收益协同发展。

 

 与此同时,中信银行在国际业务电子类结算产品创新方面,完成首了笔银行付款责任(BPO)业务,并在国内同业保持领先地位。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加强了对转口贸易、大宗商品等业务的风险防范和管理,来确保合规经营。

 首笔卖出人民币对外汇期权交易

 

 8月1日,国家外汇管理局《银行对客户办理人民币对外汇衍生产品业务管理规定》文件正式实施的第一天,中信银行率先为客户办理首笔卖出人民币对外汇期权交易,这是该行继2011年开创人民币对外汇期权业务先河后,在人民币汇率衍生产品业务领域的又一次创新探索与尝试。

 监管新政发布后,中信银行选择期权业务开展较好的杭州分行及浙江企业作为试点,并于2014年8月1日率先为浙江省两家进出口企业各办理一笔基于贸易实需的卖出人民币对外汇期权交易,企业获得期权费收入,3个月后交易到期,若银行行权,企业以收汇货款办理结汇,若银行不行权,则企业无需办理资金交割。

 

 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一改单边升值态势,波动明显增加。中国人民银行于3月17日发布公告将银行间市场人民币汇率波幅由1%扩大至2%,此后市场双向波动特征逐步显现,银行、企业等市场参与者对汇率走势预期出现分化,而适应这种市场环境、能够帮助企业管理汇率风险的期权产品被寄予厚望。

 

 为丰富外汇衍生产品,促进市场发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国家外汇管理局于6月25日适时发布了衍生产品业务新规范,进一步放宽2011年以来期权业务的适用范围,允许银行为客户办理实需项下的卖出期权业务。至此,与国际外汇市场相比,国内外汇市场汇率避险工具已基本齐备。

 

 卖出期权业务对银行、企业的专业水平和风险管控能力都提出更高要求,需要企业在有实际外汇收付背景的支持下,基于对产品结构的深入理解和对汇率走势的判断办理交易,从而达到管理汇率风险、实现保值增值的目的。

 

 我国自2005年推行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汇率避险工具逐渐完善、银行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日益提高,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理念也日趋成熟,市场各参与主体已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进一步与国际接轨。

 

 中信银行“贸易及跨境金融服务商”理念与“国际业务全程通”系列产品得到业界广泛好评,而其作为国内银行间外汇市场的核心做市商也屡获殊荣。全国首笔卖出期权业务的办理再一次体现了中信银行在外汇业务领域的专业能力和创新精神,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敏锐把握政策导向,在新产品设计中实现了政策合规性与市场认同度的有机统一。

 

 获批自贸区分账核算业务经营资格8月15日,中信银行上海自贸区业务重点推进项目——分账核算业务取得阶段性成果,顺利通过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风险审慎合格评估和系统接入验收。

 

 获得该项业务资格后,中信银行上海分行可为区内机构与金融同业、境外机构等主体开立FT账户(自由贸易账户),办理各类分账核算创新业务。通过FT账户,客户除可开展创新型贸易融资和信贷业务外,还可办理FT账户人民币资金偿还同名境内人民币贷款、与人民币离岸市场(CNH)价格接轨的人民币汇兑等自贸区特色服务,以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低客户投融资成本,推进人民币跨境使用。

 

 此前,中信银行上海分行围绕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金融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及相关细则,先后为多家客户办理自贸区人民币境外借款、人民币双向资金池、区内企业跨境人民币直接投资、区内外商投资企业资本金意愿结汇等重点创新业务,并针对上海、北京、广东、深圳、天津、苏州等地重点客户举办了“自贸全程通”产品推介会,树立了中信银行自贸区服务的良好口碑。

 

 此次分账核算业务经营资格的成功获得,将进一步完善中信银行自贸区产品体系,打造集本外币、FT账户、跨境投融资与汇兑于一体的全新自贸区服务平台。未来,中信银行还将紧随中国人民银行“成熟一项,推动一项”的政策方针,以中信银行“贸易及跨境金融服务商”为品牌,不断推出自贸区特色创新产品,全情助力自贸区企业快速发展。

 -CIS-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