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J04版:本周话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4年03月31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才更迭 公募年代秀

 市场是外部环境,公募基金行业内部结构的变化则是人才更迭的内因。随着大批80后跨过而立之年,公募行业也顺理成章地进入了“换血”阶段。大批80后基金经理的上岗,并逐渐成为引领成长股行情的主力军。而80后基金经理与70后基金经理在投资理念上也普遍存在区别,年轻的一代对于“捡烟蒂”或“遛小狗”等投资理念并不执信,而更热衷于费雪和欧奈尔那套寻找成长股的逻辑。

 一位长期投资业绩出色的资深基金经理认为,从2013年的行情来看,与其说是学院派的基金经理被市场派所颠覆,不如说是老基金经理被新基金经理所颠覆,是2004年之后成长起来的基金经理被2010年之后成长起来的基金经理所颠覆。眼下,从业于2004年之前且还在任的基金经理已所剩无几,留下来的人都比较稳定,业绩也长期保持了较高水平,这些基金经理经历了几番牛熊更迭,对行情的把握更为从容。而2004年后成长起来的基金经理,忍受了2004年、2005年的煎熬,在2006年、2007年的牛市中在周期股上获利,此后又看到了网络股泡沫的破灭,这批基金经理从成长经历来看很容易错失2013年的成长股牛市。

 而新一代80后基金经理进入基金公司的时点,多数遇上了2008年至2011年的漫长熊市。研究传统周期性行业的研究员,在周期股的长期调整中显得灰头土脸;而研究新兴产业的研究员,则在2010年那波成长股行情中取得成绩,也为未来成为基金经理奠定了基础。从专业能力的角度看,以80后为主的新一代基金经理在从业期间经历了2010年以莱宝高科、大华股份等新兴产业个股首波成长行情的预热,无论是研究还是投资上都对这类高成长个股有着独特的感情。上述基金经理表示,2010年第一波成长股行情以进口替代为基础,这些还是属于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老一代基金经理还能够接受;而2013年以来大热的手游、传媒等领域,讲的大都是无法感受的商业模式,很难看清这些产业的发展前景到底有多大,老一代基金经理也基本上不会参与。

 除了市场风格并不吻合老一代基金经理的审美,这些在行业有了一定积淀的前辈们也有着更高的职业发展诉求。一位“公转私”的资深基金经理表示离开公募的原因就在于投资上的诸多限制,使得个人投资风格不能自主发挥。研究人士分析,对于从业一两年的基金经理来说,需要的更多是成长机会;对于从业3-4年的基金经理而言,需要薪酬与激励;而对于特别资深的基金经理来说,他还会重视工作环境、平台,更希望在投资上有着较大的自由权。

 对于公募基金而言,新秀辈出固然为行业带来了新的活力,但老一代基金经理的离去与投资经验的流失,对于行业而言也是莫大的损失。一位投资总监表示,对于基金经理的管理,应当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其长处,抑制其短处。基金经理风格的稳定对于投资非常重要,但短期业绩的考核压力会对基金经理形成干扰。因此,在基金经理的管理上应更注重业绩考核的专业化,排除业绩的负面影响,并针对基金经理的风格进行有效分组,通过研究支持和帮助基金经理稳定投资风格,创造良好的内部工作氛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010042号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