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J01版:金牛基金周报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4年01月27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告别刚性兑付的日子

 尽管诚至金开1号信托兑付危机正迎来破解的曙光,或许不会成为首只打破刚性兑付潜规则的信托产品,但有越来越多的信托业乃至金融业人士认为,信托刚性兑付的神话,就将在2014年终结。

 一直以来,尽管《信托法》禁止信托公司承诺收益,更不能为信托产品“兜底”,但刚性兑付作为信托业人所共知的潜规则,仍像“皇帝的新衣”一般,将投资者、受托人、销售方、资金需求者联系在一起。在这个利益链条里,或许有的投资者是被销售机构蒙蔽,误认为信托产品和银行理财一样,不会亏本、保证收益,最终上了刚性兑付的套。

 但链条中的其他各方无疑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要么为了或明或暗的利益而漠视风险,要么为了销售业绩而忽悠投资者。其结果是过去几年,信托这种本该是高风险高收益的资产类别却成了高收益低风险甚至零风险的代表。这种风险收益特征的错配,不仅很大程度上颠覆了我国理财市场的秩序,更抬高了资金成本的合理定价。试想,当资金大量涌向动辄两位数收益的信托产品时,谁还会去问津那些低风险低收益的固定收益类产品呢?进而,那些风险等级更高的资金需求,只能相应地提高利率水平,否则更是无人问津。

 从这个角度看,信托业的刚性兑付神话更像是个“毒瘤”。实际上,过去几年也发生过多起“刚兑”濒临破产的危机,但最终都被信托公司或相关利益方通过时间换空间的方式腾挪过关。诚至金开1号信托兑付危机或许也将侥幸过关,但随着去年以来资金利率水平的不断上升,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部分强周期的传统行业经营风险加大,与之相关的信托产品收益不达预期甚至无法如期兑付的风险也随着提升。也正是因此,才有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相信信托刚性兑付的神话即将终结。

 刚性兑付神话的终结,无疑将给信托业带来“地震”,投资者对信托产品的信任也将骤降,信托业或许又将迎来一次大洗牌,并再一次回归信托关系的本质。不过,市场的资金利率水平也可能在剧烈震荡后重新走向均衡,长期来看未必是件坏事。

 其实,和信托业一样,公募基金业也承载着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信托责任,基金业同样存在着背离投资者信任的问题。消除刚性兑付后,基金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或许将相对提升,但如果不能吸取信托的教训,基金业的繁荣可能也难逃昙花一现的结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010042号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