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市场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3年03月26日 星期二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支撑反弹逻辑悄然改变
丛榕

 ■ 记者观察

 □本报记者 丛榕

 

 詹姆斯·瓦伦丁是华尔街资深的分析师,他在《证券分析师最佳实践指南》里面写道,一个平庸的分析师去上市公司调研,会追问具体的盈利和业绩;而一个优秀的分析师,则会问公司采用何种方式保持或改善当前的盈利水平。无独有偶,随着某段录音广为传播,“不看估值,更关心逻辑的形成和破坏”也已经成为分析师圈内最新的座右铭。

 同样道理,在经历一轮急速拉升和同样急速调整后,前瞻地看A股,最不重要的就是把问题停留在讨论具体点位或者揣测可能形态上。与其如此,不如仔细回顾一下运行的逻辑,梳理一下正在起变化的事情,这才是最重要的。

 必须承认,1949到2444点的上涨行情,动力是多方面的:改革预期、国内流动性好转、经济复苏预期和海外定量宽松。这期间,外资、保险、公私募基金和各路游资涌入场内,权重搭台题材唱戏,银行演绎庄股走势,科幻题材轮流坐庄。即使春节后地产调控加码,市场人气仍然活跃。

 笔者也预计短期内市场还将保持一定活跃氛围,但不得不提示的是,逻辑的变化也已经悄然开始:首先,国内流动性开始回归中性,二季度以后国内债券供给还将持续放量,资金价格下行空间不会太大,这对估值修复不是好消息;其次,几番竞争性宽松过后,尽管伯南克嘴上不饶,但客观情况是美元相对优势逐渐明显,这将缓慢改变过去四五年内资产价格上涨的内在逻辑;最后,直到今年秋季,改革预期对提升市场风险偏好才可能重新发挥作用。

 只剩下一条逻辑线条来支撑,那就是复苏预期和实际之间的差距。在三月行将结束、开工旺季就要到来的时刻,尤为重要。

 宏观层面上的数据不会太糟糕,但也很难突破基数效应和季节性因素共同框定的大区间,而一旦回到中观层面,情况就变得不那么乐观。我们看到了库存高企、开工缓慢。数据显示,上期所的铜及铝库存均增至至少十年来最高水平,钢铁库存连涨十四周创出新高,直到上周才出现下降;而另一方面,重卡、工程机械行业复苏的实际情况都差于去年底的乐观预期。生产商纷纷依靠停产检修来缓解,而经销商们也只能祈祷旺季只是晚到一点,而非根本不来。

 这一切都指向国内需求不足,而启动有效需求确非一日之功。中期内高产能、高杠杆和低利润率这“两高一低”始终是制约因素。过去几年不断攀升的负债率以及随之产生的财务费用、刚性的资源和人工成本严重拉低了企业利润水平,制约了再投资意愿。数据不必再一一列举了,传统行业将步入较为漫长的去库存、降杠杆通道,季节性波动将成为宏观经济波动的主导因素。

 这或许预示着,除非其他条件有剧烈变化的预期,否则在经历了三个月的上涨之后,市场基本上确定将进入一个震荡阶段,过高或者过低的预测市场都不合适。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010042号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