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读者天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3年02月23日 星期六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投机者 从众矢之的到不可或缺
张艺博

 □张艺博

 

 多年来没有人给过投机者一个明确的正本清源的历史。我们都知道有这么回事,有这么一类人,但是他们正经八百地被载入史册,本书是第一次。我们也都知道“南海泡沫”和“郁金香狂潮”,但未必知道作为事件主导者的投机者在里面的具体表现。索罗斯曾经说过,“炼金术作为自然科学失败了,但是社会科学的‘炼金术’却有可能成功”,这句话说的正是这类人——投机者。从人类的几百年金融历史来看,近一百年应该是价值投资者占据上风,但是投机者从来就没有淡出过历史舞台,索罗斯和罗杰斯他们也是能够问鼎巴菲特一类的人选,人们给他们的定义也是这个词——投机者。

 从金融投机的起源来看,一切都源自于世界的泡沫化。开篇作者就写道,“人类天性喜欢交换东西和预测未来”。停顿下来细想,果然如此!这两种行为便决定了人类金融投机的本能。其实说的深刻一些,人生本身就是一场投机。投机的幽灵在投机金融史的初期现身,他们是无政府主义者,不敬神明,不奉等级。他们喜欢自由,讨厌伪善的说教,憎恶限制和束缚。他们不只是贪婪,其本质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渴望自由和平等。随着胡同里股票买卖的开始,各种投机活动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仅仅是改变了形式。但是游戏不变,人性也没变,投机的模式更加不会变。于是“南海计划”、南美采矿淘金热、运河狂热、铁路大王……在“一切只为更好,不然世界将完全颠倒”口号的引领下,人们一次次上演类似的悲剧。每一次投机事件,最根本的就是大量财富的快速转移。思来想去这一时代的投机由于信息的不流畅,其最基本特征就是泡沫,用莫须有就可以投机。

 投机金融史进入镀金时代的关键词是:欺骗、蛊惑和困扰。与以前相比,华尔街日渐成熟,投机者可以表演的舞台急速增加。做多、卖空、期货,都成了投机的手段。伴随着殖民运动的开展,以哥伦布为首的投机者们互相追逐着大奖。这个时期的投机者,很多在历史上都被淹没了。作者沿着南北战争的历史,找寻到了英雄的足迹。詹姆斯·菲斯克、杰伊·古尔德、科尼利厄斯·范德比尔特这些镀金时代声名显赫的大投机家们,成为了众人羡慕和嫉妒的对象。19世纪60年代的丹尼尔·德鲁,被称为“大熊”,高深莫测,被人称为“华尔街的斯芬克斯”。还有大名鼎鼎的操盘手范德比尔特,我对他那种独特的对待敌人的方式所吸引。文中写道“有一次,范德比尔特给那些背叛他的合伙人写了张字条:‘先生们,你们欺骗了我。我不会告你们,打官司太费时了。我会毁了你们。’他说到做到了”。这就是投机者真正的写照,他们就像侠客,在金融王国里肆意妄为,有着自己鲜明的性格特征。

 1929年后的时代进入大萧条,随之而来的便是信息时代。这一时代的显著特征就是——金钱永不眠,追逐金钱的人们也不敢合眼。从牛仔资本主义和储贷危机,无一不透露出信息时代的疯狂和道德标准的丧失。这个时代,自由经济的思想开始复活,金融衍生品开始大行其道,交易员作为投机者的代言人迅速崛起,出现了各种投机者的关系网。这种投机甚至也延伸到艺术品市场,其结局当然是另外一个大泡泡。

 当一切都归于平静,人们又一次发现,私有化和股市资本主义已经成为了世界新秩序的基本要素,于是新一轮投机开始了。但值得肯定的一点是,经过数百年的争论后,投机似乎最终得到了认可。人们更多开始跟风投机,在危险的金融衍生品中抢帽子,大鳄们开始对冲基金狂热。无论如何,投机者们最终从众矢之的的标靶中心逃离出来,成为了金融制度下可以被容忍的存在。

 当我们回顾自己所处的新时代,面对投资还是投机的诘难时,找出《金融投机史》这本书,对照自身,从历史中发现未来,对于我们身处的各种市场,一定会有更加清晰的认识,进而帮助提高自身看待市场的思路和高度,让自己成为一个审思明辨投机者。

 书名:《金融投机史》

 作者:(英)爱德华·钱塞勒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010042号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