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3年01月19日 星期六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一轮增长周期有望开启

 2012年GDP同比增长7.8%。中国证券报认为,未来经济温和回升的基础较稳固,2013年有望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开启之年。但面对数据回暖不能盲目乐观,改革进入攻坚时期,需要加快财税改革、收入分配改革,推动民营资本进入诸多领域,并辅以多层次融资手段护航。

 2012年一至四季度,GDP同比增速分别为8.1%、7.6%、7.4%和7.9%。四季度GDP同比增速实现回升,结束了此前连续6个季度的下行,为未来经济温和回升奠定了基础。

 从中国经济增长周期来看,2013年有望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开启之年。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大致经历了三个周期:1979-1990年、1991-2001年及2002-2012年。2013年,在新一届政府深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释放改革红利背景下,新一轮增长周期有望开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在2013年将有不俗表现,从而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回升提供较稳固基础。

 首先,出口回暖在望。最近一段时间欧元区部分重债国的经济收缩程度有所减轻,欧元区经济低位回稳。美国经济的复苏动力也日益增强,美国企业投资和房地产市场出现回暖,拉动美国经济持续复苏。欧美经济复苏及国外有效需求回暖,将带动中国对外贸易回升。

 其次,2013年企业去库存化将结束,补库存过程将推升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2012年最后数月PMI原材料库存指数持续明显回升。PMI原材料库存减去产成品库之差继续收窄,显示从2011年底开始的去库存过程在2012年四季度进入尾声,预示后期PPI继续回升将带动企业盈利好转,促使企业进入新一轮补库存周期。经济运行中微观企业的主动补库存行为将带动未来社会生产需求升温,拉动经济增长。

 考虑到工业企业利率增速对制造业投资有一定程度的领先作用,2012年四季度以来,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呈现回升态势。(下转A02版)

 (上接A01版)2013年在国际国内经济需求回升、PPI涨幅由负转正等因素影响下,企业盈利有望继续好转,有利于带动制造业投资增速回升。

 再次,尽管政府继续实施限购、限贷等调控政策,但刚性需求的持续释放有望让房地产市场回暖趋势在2013年得以延续,并带动部分领域消费增速平稳回升。

 当然,数据的好转并不能掩盖结构调整滞后和内生增长动力不足。投资驱动的增长模式尚未彻底改观,过剩产能和落后产能仍是困扰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的障碍,通胀中长期仍面临成本上升等不确定因素,尤其是环比增速仍可能继续反弹。同时,宏观经济并未彻底摆脱困难,欧债危机风险仍未完全释放,国内房地产投资增速有继续下降风险。可以说,目前尚不能确认经济已经走过环比增长的底部。

 因此,在新周期的开端,调控的目标就是要进一步释放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这一目标只有通过大力改革才能完成。改革是推动未来中国经济前行的主要动力。改革就是要通过资源重新配置,实现要素从低效率部门向高效率部门转移,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未来改革要善于打硬仗,要敢于啃硬骨头。

 首先,把积极的财政政策落实到位。一方面,继续推进结构性减税,“营改增”是降低税负的主基线。2013年“营改增”试点可进一步扩大至全国范围。另一方面,公共服务、民生类支出须加大,如加大对保障房、科教文卫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投资力度。此外,资源税、房产税等方面的改革也有望推进。

 其次,加大对民营资本的开放力度。从中长期来看,只有加大力度放开民间资本进入的限制、激发民间投资的活力,才能实现资源的重新布局和优化配置,同时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这是开启中国经济新增长周期的关键。未来,电信、能源资源、新兴产业等领域有望享受民营经济进入带来的发展红利。

 再次,启动收入分配改革,刺激消费长期增长动力。农村人口是未来城镇化和拉动消费的主要动力,如果不缩小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之间的贫富差距,城镇化和消费提振将成为空谈。一是从土地制度入手,改变依赖卖地获取财政收入的模式,将土地增值的主要收益归到进城的农民工和外来人口上;二是进行户籍制度改革,强调公共服务均等化;三是通过推进直接税的财税改革来调节财产性收入。

 最后,稳健货币政策要与今年以城镇化建设为代表的经济增长目标相适应。2013年人民币贷款增长目标可能为8.5万亿元至9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也将较去年有较大规模增长。更重要的是,要构建多层次的融资体系,推动并规范信托、债券等融资渠道的发展;提高金融运行效率,真正实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目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010042号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