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趋势/热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2年11月16日 星期五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港股走势不再“独立” 避险或再成主旋律
香港智信社

 □香港智信社

 

 尽管美联储最新的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在扭转操作结束之后,明年有望扩大量化宽松的规模,但由于投资者预期两党就财政悬崖问题的谈判有再度陷入僵局的可能,以及欧盟与IMF在援助希腊问题上的分歧激化,隔夜欧美股市再遭重挫。内地A股周四延续疲态,对于未来政策预期的不明朗给市场带来压力,沪指或再度考验2000点大关。在内外联袂受挫的背景下,港股并未表现出前期的“独立”行情,恒指再度下行,并考验21000点整数关。

 恒生指数周四收报21108.93点,下跌333.06点,跌幅达1.55%;大市交投小幅放大,共成交529亿港元。由于H股市场再度跑输内地A股,恒生AH股溢价指数小幅回升0.74%,报100.11点。

 昨日盘面的做空动能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首先,前期强势股腾讯控股由于三季报业绩低于预期,遭受资金集中抛售,股价重挫近7%,位居恒指成分股跌幅榜首。然而,对于该股后期走向,各大行普遍给予了较为积极的看法。高盛发表报告称,腾讯第三季度盈利按季增加3.8%差于该行预期,下调其2012/2013年度每股盈利预测5%-8%,但仍看好其电子商贸、广告及微信的前景,提升2014/2015年度每股盈利预测2%-10%,并把目标价由270港元上调至280港元。

 其次,银行类H股的抛压仍在延续,恒生H股金融业指数跌幅达到2.26%,其中,建行、交行、中行均下跌2%以上。除了前期获利资金套现离场因素之外,对于中资银行不良贷款状况的担忧以及部分大行对银行H股的减持行为也打压了市场人气。

 最后,能源、原材料等强周期类股份也出现集体下挫的格局,从恒生综合行业指数涨跌幅情况看,最近一周以来该类个股处于领跌地位,全球避险情绪的升温以及对主要经济体经济复苏前景的担忧令投资者回避周期类个股。

 从近期港股大市的走向来看,前一阶段所呈现出的“无视”美股及A股表现而“独立”向上的走势已经不复存在,其根源在于来自热钱的支撑弱化,美元兑港币汇率近日已脱离7.75的强方兑换保证水平。回顾三次QE带来的热钱涌港及港元触及7.75的经验,仅仅是2009年第一轮QE推出之后,热钱出现长时间驻留香港市场的状况,其主要原因在于内地宽松的经济政策以及在经济基本面上体现出了相对优势,然而,时过境迁,当前的状况已与2009年显著不同。

 展望港股后市,恒指经过此轮下挫,此前的强势形态已经出现转变,目前点位仅仅高于年线1000点,逐渐逼近我们前期提到的年线上方800点的魔咒区域。预计后市仍将受到来自于内地与欧美市场的双重压力:内地方面,人民币近期的持续升值更多地体现出内外货币政策松紧程度上的显著差异,资金处于套息需求流入人民币资产,但升值难免给出口乃至中国经济的复苏带来负面影响,A股市场或难有正面反应;而考虑到当前AH股比价已处于较低水平,若A股再度破位下挫,或将引发H股市场更大规模的抛压。欧美方面,无论是美国两党就财政悬崖问题的谈判还是“三驾马车”关于对希腊的援助问题均出现了明显分歧,预计短期内欧美市场的风险因素仍难明朗化,避险或再度成为市场的主旋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010042号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