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机构天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2年11月16日 星期五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吴晓灵:
谨防“人人贷”变成非法集资
陈莹莹 徐文擎

 □本报记者 陈莹莹

 实习记者 徐文擎

 

 央行原副行长、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晓灵近日表示,应谨慎探索目前流行的网络“人人贷”模式,谨防其变成非法集资,危害社会公共安全。但她同时认为,小额信贷作为微金融的主要领域,应当通过放权自主核销坏账、临时性优惠政策制度化等方式予以鼓励。

 吴晓灵指出,贷款中介的标志,是借贷双方直接签约。但一些网络借贷平台比较典型的做法是,中介公司以自然人名义把贷款卖出去,同时承诺在一定时期内还本付息,风险由自己承担,加上借款人也是自然人,这样从法律来看就是两个自然人的合约。而这种模式,恰恰是最高法院对于非法集资的定义,因此对于目前流行的网络“人人贷”模式,应当谨慎探索,谨防变成非法集资,危害社会。

 她认为,发展小额贷款是为了促进普惠金融,让更多人尤其是中低收入人群在需要的时候更方便、有尊严地享受高质量的贷款,但网络小贷公司必须紧守三条“红线”,即不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不发放大额贷款以及不暴力收贷。

 网络借贷平台近年来成为资本界关注的对象,但2011年7月,随着号称“中国最严谨网络借贷平台”哈哈贷的暂时关闭以寻求“更长远、更规范、更科学”的管理模式,人人贷的风险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去年8月25日,银监会印发《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人人贷有关风险提示的通知》(银监办发[2011]254号)文件,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与人人贷中介公司之间的“防火墙”,严防人人贷中介公司帮助放款人从银行获取资金后用于民间借贷。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010042号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