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7版:货币/债券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2年11月16日 星期五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建行中行公告次级债发行事宜
银行抢搭“旧”次级债发行末班车
张勤峰

 □本报记者 张勤峰

 

 时隔两个半月后,11月14日,曲靖市商业银行一纸次级债发行公告,揭开了新一轮商业银行次级债券发行序幕。尽管计划发行规模只有1.2亿元,但这一“抛砖引玉”之举,却很快得到了业内同行们的积极响应。15日,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相继发布了次级债券发行或获批公告。业内人士表示,为赶上“旧式”次级债发行的“末班车”,年前的一个半月商业银行次级债券供给或将超过1500亿元。

 次级债融资潮显露端倪

 15日,建设银行在银行间市场发布公告称,该行将于本月20日簿记建档发行2012年第一期次级债券,发行总规模为400亿元。该期次级债券分为两个品种,其中品种一10年期固定利率品种,第5年末附有前提条件的发行人赎回权,计划发行规模为50亿元;品种二15年期固定利率品种,第10年末附有前提条件的发行人赎回权,计划发行规模为350亿元。

 中国银行则于上交所发布公告称,相关监管部门近日已批准该行在银行间市场公开发行不超过230亿元次级债券。根据中国银行此前发布的预案,本期次级债券发行计划需在今年12月31日之前实施。就在上周,宁波银行曾公告,经央行和银监会批准,该行将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不超过30亿元次级债。

 除此以外,据Wind资讯统计,目前两市上市银行中,还有农业银行、招商银行、华夏银行和民生银行披露了次级债券发行计划。除民生银行未明确融资额度之外,农行、招行和华夏分别拟发行500亿元、230亿元和100亿元的次级债券。

 据现有公开数据计算,年内最后两月待发次级债券总共将超过1400亿元。而据业内人士称,浦发银行、温州银行等也希望在年前次级债发行热中“凑个热闹”,因此最后发行很可能规模突破1500亿元。

 Wind资讯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银行间债券市场共发行13只商业银行次级债,总额600亿元。也即是说,今后两个月待发次级债可能将会是前10个月发行总额的两倍多。

 不得不说,市场即将迎来一轮猛烈的次级债融资热潮。

 银行资本工具需创新

 2004年以来,次级债日益成为国内商业银行的重要的资本补充工具。特别是2009年以来,商业银行次级债券融资额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去年全年更高达3132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但今年临近年末,商业银行抢发次级债,具有特殊的背景。

 按照计划,明年1月1日起,商业银行新的资本管理办法——《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将正式实施,该管理办法根据国际统一规则,对银行资本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其中,对于商业银行其它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工具,要求其“必须含有减记或转股的条款”。据此,目前银行所发行的次级债条款将不符合新办法的规定,而明年起发行的不合格资本工具不再计入监管资本,届时银行如按目前发行次级债的条款将达不到充实资本金的目的。由于在2013年之前发行的“旧式”次级债券仍可以计入监管资本,因此年底前这一个多月时间,自然成为商业银行抢发“旧式”次级债的最后时间窗口。为赶上“旧式”次级债发行的“末班车”,商业银行突击发行次级债券也就不难预料。

 业内人士还表示,新办法对商业银行存量次级债券也进行了规定,要求在未来10年内逐步从监管资本的计算中扣除。目前银行约8000多亿元的存量次级债,将面临被逐年扣除的局面。可以预见,未来银行将存在较大的资本补充压力,亟需通过多种方式拓宽资本来源渠道。为拓宽银行资本来源,当前应该通过创新,创造出符合新监管要求的资本工具,以缓解银行资本压力。在这一方面,国外银行所发行的附带转股或者减记条款的多种资本创新工具或许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2004年以来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情况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010042号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