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新兴产业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2年07月03日 星期二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蛟龙”探海 海工装备脱胎换骨
□本报记者 刘兴龙

 □本报记者 刘兴龙

 

 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近日完成7000米级海试第六次下潜试验,标志着“蛟龙”号即将进入试验性应用阶段,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实现了高端突破。多项深海勘探和开采技术实现突破,将极大地促进海工装备市场的大发展。

 海工装备技术突破

 “蛟龙”号成功突破7000米深度,是我国海洋科技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成果,意味着我国成为少数掌握大深度载人深潜关键技术的国家之一,对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意义。

 毋庸讳言,科技水平落后一直以来都是阻碍海工装备产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我国海工装备关键系统和设备比较落后,设计能力薄弱,与深海资源开发需要的可靠性高、运行稳定的要求存在差距。例如,我国目前能够自主设计和建造200米以内水深潜水圆柱自升式钻井平台,对于深水钻井平台设备则主要依赖进口。我国海洋石油开发一直局限于300米以内水深的浅海区域。

 近年来,在全球获得的重大勘探发现中,50%来自海洋,而且主要是深水海域。深水海域已经成为国际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接替区域。以我国南海为例,虽然油气资源丰富,石油蕴藏量约在230亿至300亿吨之间,但70%均蕴藏于153.7万平方公里的深海区域。

 我们欣喜地看到,在深海能源开采需求不断增强的刺激下,海工装备的技术突破正在加速。今年5月9日,我国首座深水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在南海首钻成功,钻头触及南海荔湾约1500米深的水下地层。这是我国首次独立进行深水油气勘探开发,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工业的深水战略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中海油总公司副总经理周守为介绍,在海洋石油发展的30年间,我国建立起了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科技创新体系,“海洋石油981”开钻意味着海洋石油装备已经脱胎换骨。

 2015年全球占有率20%

 随着世界各国对大陆架资源的日益重视,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开始步入快速发展期,特别是海上油气田的勘探、开采设备的发展前景十分看好。2011年,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市场订单金额达690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同比增长130%。海工装备技术含量高,因此造价也高。2011年钻井装备和生产装备价格平均为每座3.97亿美元,远高于船舶制造的单价。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1-5月船舶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195亿元,同比增幅仅0.7%,增速基本陷入停顿,并且手持船舶订单和承接新船订单大幅下滑。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为113亿元,同比增幅为11.4%。并且,海工装备制造业出口交货值为7.8亿元,同比增长了42.7%。

 方正证券研究员表示,我国的海工装备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全球市场占有率约为5%-7%。随着行业的发展,以及支持政策的颁布和落实,全球海工装备制造中心有望向我国转移,未来几年,我国海工装备在全球市场中的份额将持续提升,预计到2015年全球占有率有望达到20%。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010042号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