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基金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2年07月03日 星期二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莫把创新变“复制”
□本报记者 李良

 □本报记者 李良

 

 尽管分化严重,但部分基金公司在短期理财基金业务上的成绩,依然值得冠以“成功”二字。这种成功,让尚未踏足该业务领域的基金公司跃跃欲试。动辄百亿的首发额,将有助于大幅度提升基金公司的行业排名,让基金公司高管在向股东述职时更有底气。

 不仅如此,相较于举步维艰且亏损累累的新股基,较低的运作成本让短期理财基金具备更好的盈利能力。以一个产品100亿的规模计算,若管理费为0.27%,则年管理费收入也能达到2700万元,而该产品投资运作要求相对较低,基金经理完全可以“一拖多”,人力成本可以不断摊薄。很显然,这是一笔很划算的买卖。

 但是,这并不应成为基金公司躺在“功劳簿”上坐享其成的理由。令业内人士忧虑的是,在首批短期理财基金一炮而红后,尾随而来申报的新产品几乎均为“复制品”,无论是产品设计上,还是产品运作上,都难以再看到“创新”。这意味着在短期理财基金迈出创新第一步后,竞争者有可能不会着眼于更多的创新,而是致力于争食已开发出的蛋糕。结局自然也不难预料,正如现在基金业内愈演愈烈的同质化竞争一般,路越走越窄,利润越来越薄,直至最后陷入恶性循环的泥沼。

 我们希望,当基金业充分挖掘短期理财基金这座“金矿”时,不要扮演“终结者”的角色,而是合理分配、利用资源,并通过不断创新探出更多的“金矿”。唯有此,短期理财基金才会具有更强的生命力,成为基金业未来发展壮大的重要支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010042号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